在新媒體營銷浪潮下,微信的用戶數呈幾何級增長。當用戶們發現微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替代短信、對講機等功能的時候,企業管理者也發現,合理利用微信群能夠有效地提升組織效率。企業利用微信做管理是否是未來的新趨勢?用微信做溝通更適合哪類企業?潛在的風險有哪些?
前沿新知
微信,哪種模式企業更適用?
做了近5年公關的小白領李文,最近的幾場公關活動,團隊成員開始用微信替代對講機;行政部的黃霞給各部門秘書建了個微信群,在此公布公司會議室預訂及使用情況;一家廣告公司的創意部門建了個微信群,設計師們隨時隨地在群里討論各種創意、進行頭腦風暴……
企業進行“社交化管理”轉型,微信對于提升組織內部溝通的效率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微信能否成為企業管理必備的工具,還是會有新的工具替代,還需要時間的考驗。
減小決策成本
李文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每次他們做活動,都要到會務公司租借一批對講機,隨時跟同事溝通。不過對講機有時候用起來并不方便,比如會議現場非常安靜,此時對講機響起來很影響現場氛圍,并且會有雜音。
一次活動上,公關團隊的一位90后實習生,用微信把大家拉到了一個臨時的工作群里。“那個實習生特別地謹小慎微,遇到不懂的就在微信群里問。”李文回憶說,以往活動中也有新人有各種問題,新人一旦找不到給她指導的負責人,就會影響活動效果實施。
而有了微信群,她的問題在群里一目了然,遇到難處理的事,其他同事也能給她建議,幫忙。類似這樣的案例還有很多。
人力資源專家李艷明分析了很多企業用微信做管理的案例,她告訴記者,企業領導者做的任何一個決策,都要付出大量的時間成本和空間成本,用于收集信息、分析信息,之后傳達指令、執行,而在空間上,決策者必須在必要的地點,通過企業系統、流程等進行指令傳達。但是很多商機可能“稍縱即逝”,移動辦公能彌補時間空間的不足。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和生活工作節奏的不斷加快,移動辦公的高管越來越多。
張偉是一家跨國公司的大中華區副總裁,是名副其實的“空中飛人”,加班是家常便飯。他自己很清楚,并不是自己的工作效率低,而是正常可以和客戶溝通、高效辦公的時間,他則經常在飛機上或去機場的路上。
盡管公司為其配備了筆記本電腦和無線上網卡,但是頻繁開關電腦、上網,就為了看一眼郵件,給下屬一則指示,顯得既麻煩又不經濟。如今張偉更喜歡用微信辦公。“銷售工作很多是和人在打交道,員工們給我發來的銷售方案、數據等,都是冷冰冰的東西。如果想了解下屬目前的工作狀態、進展,必須通過現場辦公,開會或與他們吃個便飯。但微信不一樣,他們在群里暢所欲言,有對某客戶的性格描述、抱怨,銷售單子拿不下來,別的同事也可以為其出招,你會發現,有了微信,我們的工作變得更有人情味。”
李艷明認為,微信是移動辦公很好的解決工具之一,“企業的決策不是一個人的決策,而是團隊共同決策的結果,以往需要團隊成員全部發出指令,時間和空間消耗非常大。手機移動端的特點是隨時隨地,可有效地減少決策的時間與空間成本。”
微信溝通適合網狀組織架構
盡管微信在年輕人群中正流行,不少企業也嘗試著通過微信平臺進行內部溝通提升組織效率,不過在商業領導力專家畢波看來,微信管理并不是提升組織管理效率的“萬金油”,有些企業用微信做管理,可能并不適合。
嘗試微信做管理,企業要清楚與現有的管理、溝通工具比,是否有很大的便利性,是否能對管理效率有很大的提升。“首先企業要了解目前的管理水平,對于很多組織流程不清晰,處于起步階段的中小企業,可能是適合的,但是對于一些大型跨國企業,管理體系非常強大的,也許就不適合。這就像說起君主立憲制,對美國就是歷史的倒退,但對于很多非洲國家而言,就是極大的進步一樣。”畢波說。
事實上,運用社交化軟件解決企業內部溝通問題,微信并不是先行者,BBS、MSN、QQ、飛信等都曾經充當過這種工具,有些工具至今還起著重要的作用。“這些工具更新換代得太快,未必是件好事。”
畢波認為,微信是基于移動互聯網的一款產品,如果某企業目前大部分員工的工作還是基于傳統互聯網,微信甚至不如郵件、QQ、MSN等互聯網即時通信工具更有效。
另一項讓企業管理者很擔心的問題就是通過微信溝通管理,企業的信息安全問題可能會泄露。一家企業的HR曾要求員工用于企業溝通的微信賬號不得添加公司之外的朋友,不得使用朋友圈、搖一搖、位置服務等微信的增值服務,結果不到一個月,想通過微信提升組織溝通效率的計劃便流產。畢波認為,任何一個工具,不能違背其產品的設計初衷。微信的出現,就是方便與更多的人進行溝通,為了信息安全問題,刻意建立了一道屏蔽墻,愛用微信的員工不得不頻繁地在個人與公司兩個微信賬號間切換,使得員工對該產品的喜好度降低,用的人少了,自然效果不佳。
在畢波看來,衡量微信能否提升組織效率的關鍵是看碎片時間的利用率是否提升。彼德·德魯克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書中強調,一個管理工具,若是把大家的時間變得越來越零碎,無法集中精力做事情,一定不是個好工具。有些組織喜歡在微信中開會,做頭腦風暴,盡管會議記錄可以時時推送到手機上,但是如果有些與會者正在跟客戶談事情、集中精力做事情,微信的信息無疑是巨大的影響,并且在大家討論結束后再回看會議記錄,參與討論,意義也不大。“當企業管理者發現微信已經把原本已經碎片化的時間變得更碎了,就不要再用這一工具了,他可能會令組織效率變低。”畢波說。
“借助微信輔助企業管理,可以簡單地用于傳遞數據,但領導者的決策不能僅靠這個。事實上組織效率的提升,一方面受信息速度傳遞的影響,微信在這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更重要的是受組織結構、工作流程、戰略方向等因素的影響,并且這些要比信息速度傳遞更重要更關鍵,這是微信無法解決的。”畢波說,從現在的一些應用來看,微信比較適合網狀型組織,每個人都是對多點進行溝通,做決策的人看過信息后就可以拿主意的,比方影視、創意、廣告、設計等機構;但是對層級式的組織結構,需要逐層匯報的,微信看起來一點作用也沒有,比如黨內組織系統、生產制造型企業等。
推薦閱讀
近日,北京市政府將清理加價功能、考慮介入手機打車應用領域的消息不斷,這讓剛處于萌芽期的打車應用正面臨斷臂封喉之痛。 此外,一方面是高舉高打的燒錢推廣,另一方面是無法看到清晰的商業模式,這讓許多人不禁擔心>>>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微信管理悄然興起
地址:http://www.brh9h.cn/a/guandian/yejie/20130505/2681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