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人民銀行科技司副司長陸書春透露,中國金融移動支付標準近期即將發布。央行下一步將積極推動非接受理環境的改造,標準的應用試點示范以及基礎設施的改善,為移動支付技術創新營造更好環境。
移動支付國家標準的公布將終結當前缺乏統一標準而群雄混戰的市場狀況,國內移動支付有望迎來爆發期。
移動支付系列標準目前已報批
據報道,今年4月央行集合商業銀行、銀聯、移動通信運營商等40多家產業相關方,成立了移動支付標準編寫組。10月16日移動支付系列標準已通過全國金融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以下簡稱“金標委”)審查。
關于移動支付標準目前最新進展情況,《中國經營報》記者近日從央行內部人士了解到,標準編制工作組已根據10月份金標委專家委員會的審定意見進一步對標準進行文本修改完善,還包括完善移動支付標準與金融IC卡PBOC3.0標準的關系。
“需要進行的只是相應的文本調整,并沒有本質上的大問題。目前已完成標準修改完善并提交給相關部門,接下來就是走發布、發文程序。”該央行內部人士稱,移動支付標準有望年底前發布。
上述央行內部人士表示,移動支付系列標準中的近場支付標準已確立為銀聯主導的13.56MHz標準,并透露專門為此開過專家討論會,之所以最后決定采用該標準是因為13.56MHz標準相對比較成熟。
此前銀聯和中移動為近場支付標準而明爭暗斗。早在3年前,繼銀聯推出國際市場上通用的13.56MHz移動支付標準后,中移動自主研發了2.4GHz技術標準,一場長達3年之久的標準之爭就此引發。在奪標之戰中,中移動和銀聯各有優勢,也各有不足,僵持不下。
中移動自主研發的2.4GHz技術標準是中國專利技術,但難點在于,如果推中移動標準,需要大量地改造全國現有的POS機具設備。基礎設施改造的龐大資金投入,且短期內還無法完成,成為制約中移動標準廣泛推廣的瓶頸。
此后,銀聯也加快了其在移動支付上的布局步伐。相對中移動標準,銀聯主導的13.56MHz標準更具推廣性。據了解,目前銀行、金融等機構布點的POS機等終端大都基于銀聯定的PBOC2.0標準,這個標準里面已經涵蓋了非接功能的13.56MHz標準。
“在統一標準的框架下,金融機構、運營商和第三方支付各盡其職,各自發揮長處,促進整個移動支付產業的健康有序發展。”第三方支付公司瀚銀科技總裁張莉對新標準的到來無疑非常樂觀。
金融機構商戰硝煙暗起
國內移動支付產業雖然起步較早,但并沒有得到快速有效的推進,除了受困于移動支付標準之爭,受理環境的不完善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移動支付產業的發展。
“受理環境直接影響到移動支付將來的使用效果,沒有好的受理環境,移動支付就沒有使用的機會。”前述央行內部人士指出,央行明確表示明年在移動支付上要采取一系列舉措來大力推進非接環境改造。
與此同時,以銀聯、銀行為代表的金融機構已紛紛布局移動支付,以便在即將到來的移動支付大發展中搶奪市場先機。
目前各大銀行在移動支付上的戰略布局,主要采取與手機廠商合作,即基于NFC近場支付技術,實現將用戶的銀行賬戶與其智能手機芯片進行綁定,以及攜手運營商這兩種合作模式。今年以來,招行、浦發、農行、建行已率先行動,陸續公布了各自在移動支付領域的戰略規劃和最新產品。
記者從浦發銀行內部人士處了解到浦發聯合中移動推出的基于NFC近場支付技術的定制手機目前正處于最后的系統調試階段,已計劃于明年年初時正式推出。
而作為國內技術創新一直走在前列的招商銀行,在今年9月宣布與手機廠商HTC合作推出將“銀行卡與手機合二為一”的移動支付產品手機錢包后,僅僅兩個月后,招行又攜手運營商聯通推出將“銀行卡與智能手機卡合二為一”的招行聯通手機錢包。
在招行行長馬蔚華看來,由于移動支付行業跨度大、產業鏈條長,只有包括運營商、商業銀行、終端制造業、第三方支付公司等在內的相關各方攜手合作,積極構建開放共贏模式,形成標準統一、協調有序的格局,移動支付產業才能實現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推薦閱讀
剛剛在一個月前“11·11”購物節備受詬病的網上支付,又將迎來“12·12”這一今年年內最后一波網購狂潮的考驗。 此前在“11·11”活動中,多家銀行曾出現系統繁忙導致消費者無法及時支付的尷尬情況。隨著“12·12”臨>>>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移動支付國標年前落地 銀聯勝出中移動落敗
地址:http://www.brh9h.cn/a/zifu/20121229/1063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