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格局未改,巨頭聚焦多元化中小企生存維艱
這是短短一年中,央行發放的第四批支付牌照。95家獲牌企業,數量接近前三次發牌量總和。
在此之前,已經有101家企業獲得第三方支付牌照。發牌企業的增多并沒有推動市場格局發生顛覆性的變化,在“互聯網支付”等細分領域,支付寶、財付通仍然穩占市場頭兩位。
進入2012年,“互聯網支付”市場競爭格局逐步清晰,各家企業正逐步尋找到各自的立足點及獨特的行業優勢。而對于中小型支付企業來說,多牌照時代下,牌照不再是稀缺資源,業務拓展仍然舉步維艱。
從稀缺資源到門檻
“以前牌照是稀缺資源,現在牌照是入門門檻。”一位中小型第三方支付企業的負責人向南都記者表示,現在行業的狀況是前有“國家隊”,后有雜牌軍。
2011年5月26日,央行發布首批共27張第三方支付業務許可證,涵蓋了貨幣匯兌、互聯網支付、移動電話支付等6項業務類型。上述負責人表示,當時行業預計牌照發放會有限制,從而控制進場者數量、提高市場準入標準。“現在看來,申請了的企業幾乎都拿到了牌照。牌照數量這么多,競爭者沒有減少,巨頭業務撒得更開,對于中小型支付企業來說盈利更為艱難。”
截至目前,全國已有196家企業獲得第三方支付牌照。接近監管部門的人士對南都記者表示,支付牌照的數量并沒有明確限制,不過全國性支付業務的牌照發放仍然謹慎。
但快錢CEO關國光在接受南都記者采訪時表示,預計第三方支付牌照的數量還會繼續增加,因為綜合性的支付企業并不多。他認為,目前綜合性業務牌照發放仍然比較少,牌照主要是集中于地方預付卡業務上,但推動全國零售業發展的支付企業不夠多。其次,商業銀行管理的金融性資產占比高,客觀上要求更多的金融、準金融機構處理和管理這些金融性資產,而第三方在這個過程中只處理了非常少量的資金。
根據記者統計發現,目前發放的四批牌照各有特點。第一批27張牌照主要以從事全國業務的支付企業為主;第二批上海銀聯、聯動優勢等13家企業分獲不同種類的業務許可牌照,主要是以預付費卡發行與受理業務的企業為主;第三批最大的亮點在于中國移動、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三大運營商均獲得第三方支付牌照;第四批新增數字電視支付業務,昆明卡互卡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億付數字技術有限公司、銀視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和北京數碼視訊軟件技術發展有限公司獲得數字電視支付業務的許可,是電視支付公司首獲“準生證”。
然而,還有更多的企業在等待牌照。南都記者獲悉,全國共有約240家第三方支付企業提交了申請,目前還有約50家處于等待名單上。
“每個細分領域能夠活下來的支付企業可能只有10家或者更少,不斷發牌不斷淘汰,企業生存越來越難。”上述中小型第三方支付企業的負責人表示。
不過,并非所有的獲牌企業都要通過業務來取得突破,市場上不同類型的企業對于牌照的需求,為獲牌企業的并購和出售帶來可能性。第四批獲批第三方支付牌照的上海卡友信息服務有限公司,在獲牌兩日后就被其第三大股東廣州銀聯網絡支付有限公司掛牌轉讓所持12.5%股權。
資料顯示,上海卡友為全國各類批發市場、生產物流型企業提供綜合支付解決方案;為持卡用戶提供手持終端等支付業務。截至今年5月31日,上海卡友營業收入為316.41萬元,營業利潤為-689 .16萬元,凈利潤為-689.16萬元。
扎堆互聯網支付
經過四批牌照的發放,所獲牌照企業已經涉及貨幣匯兌、互聯網支付、移動電話支付、固定電話支付、數字電視支付、預付卡發行與受理和銀行卡收單等7大業務類型。但事實上,具備較為成熟的盈利模式的業務仍然集中于互聯網支付、預付卡發行與受理、以及銀行卡收單三大業務類型。
其中,以互聯網支付業務為主營業務的第三方支付企業仍然是第三方支付行業中最為活躍的一個群體。但由于產品的同質化現象嚴重,價格戰越演越烈,尤其是在網游、網購為代表的傳統業務領域。
易觀國際分析師張萌在接受南都記者采訪時表示,數字電視、手機支付仍處于開發產品、培育用戶的階段,因此互聯網支付成為了兵家必爭之地。“一方面是巨頭加快多元化的業務布局,線上線下業務相結合,同步開發線下銀行卡收單,通過多種業務相結合形成一體化的支付解決方案;其次,則是從C端業務延伸至B端。例如,金蝶E R P與支付寶產品對接推出“支企直聯”解決方案,介入企業支付市場,快錢則強調通過流動資金管理解決方案盤活產業鏈上下游的資金流。
此外,橫向開發新的細分領域,打破傳統網購、航空等市場的限制,則成為各家企業的共識。教育、制造、能源、保險、基金等交易規模更大、信息化需求更高的傳統行業正成為第三方支付企業競相拓展的領域。
截至目前,證監會已經批準了7家支付機構從事基金銷售支付業務資格,分別是匯付數據、通聯支付、銀聯通、易寶支付、支付寶、財付通、快錢。最早獲得該資格的匯付天下,目前已經與46家基金公司結成戰略合作,旗下天天盈平臺現已積累超過150萬的用戶、支持32家銀行、800余只基金產品、覆蓋95%的市場份額。但即便如此,匯付方面也向南都記者表示,在扶持基金公司渠道上,做好了3年不盈利的打算。
對于橫向新業務的開展,一位大型支付行業的管理層向記者表示,眼下并不看重盈利,而是更著重于市場規模和業務類型的拓展,這屬于對現有用戶的“盤活”,對類似于支付寶、財付通以賬戶見長的企業尤甚。“牌照發放刺激了支付企業跑馬圈地的熱情,互聯網支付已經有了固定的用戶,拓展用戶使用的范圍,滿足用戶所有的資金流動使用需求,培養用戶接受創新型的業務,就能獲得多元化的盈利渠道。”
市場格局難以突破
艾瑞咨詢數據顯示,2012年第一季度中國支付行業互聯網支付業務交易規模達到7760億元,同比增長112.6%,環比微增1.2%。
第三方支付企業扎堆互聯網支付的結果是,市場競爭格局難以被打破。數據顯示,支付寶仍以47.8%的份額穩居市場首位,財付通以20 .3%的市場份額排名第二,而銀聯在線、快錢和匯付天下占比分居第三至五位。
推薦閱讀
去哪網消息:旗下2個經國際航協認證的機票在線銷售網站去哪網向導網,近日分別在兩大主流手機平臺iOS和Android手機客戶端增加支付寶無線支付功能。 (速途網配圖) (速途網配圖) 去哪向導iPhone和Android手機客戶端>>>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brh9h.cn/a/zifu/20120704/729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