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鴻海入股夏普的投資發生大幅貶值,兩公司一直在尋求新方案進行補救。大幅降低入股金額現在成為夏普推出的新辦法。
日本共同社8月18日獲悉,夏普就來自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2317.TW)的出資金額作出初步決定,將今年3月約定的約669億日元(約合8億美元)大幅下調至200余億日元。鴻海的出資比例仍為原先商定的約9.9%,這就意味著鴻海入股價格已由每股550日元下調至接近目前市價的200日元左右。
但目前鴻海尚未表態是否接受這項決定。
計劃出售南京工廠
共同社最新的消息顯示,夏普計劃把來自鴻海的資金用來削減負債、充當裁員時必要的費用。較原預定金額減少的部分,則計劃通過把在墨西哥和南京的組裝工廠出售給鴻海,以及發行優先出資證券和次級債券等方法加以確保。
有關中國工廠的出售,夏普中國相關負責人因在休假未能及時回復。
夏普8月17日透露,還在考慮出售部分資產,包括所持其他公司股權以及作為東京辦公室的不動產等。也有來自日本的消息稱,夏普將出售主要業務中的復印機及空調部分。
出售資產是夏普希望能盡快獲得銀行追加融資所提出的計劃。但貸款銀行告訴夏普,與鴻海的資本結盟是對夏普提供進一步金融支持的前提。
受出售資產消息刺激,夏普股價17日一度飆升13%,收盤報184日元,上漲5.14%。
拒絕增加持股比例
與兩公司今年3月簽訂合作協議時相比,夏普股價已跌去三分之二。
夏普股價連續下跌緣于業績不斷下滑,夏普此前預計,當前財年將虧損2500億日元,虧損額遠高于此前預計的300億日元。
今年6月,在鴻海精密的年度股東大會上,郭臺銘稱,在夏普股價下跌之后,買入更多該公司股票將是一筆不錯的交易。他還表示,夏普的股價下跌僅僅是賬面損失,不影響投資價值。
當天,夏普立刻作出反應,稱并沒有與鴻海就審議其對夏普投資的條款進行談判。夏普此后申明,不打算向鴻海出售更多股份,因為公司希望保有對自身業務的控制權。
8月9日,中國臺灣負責審批涉外投資交易的“經濟部”稱,已退回今年3月鴻海入股夏普的交易申請,理由是該交易的預期投資回報“不夠合理”。臺灣“經濟部”罕見的否定批文,被外界視作為鴻海嘗試與夏普重新協商入股協議條款增加了籌碼。
8月17日,日本經濟新聞網站報道,鴻海計劃對夏普的持股比例由先前雙方約定的9.9%增加至20%左右。
但這一方案遭到夏普拒絕。夏普管理層并不想把公司控制權交給鴻海,一旦持股超過10%,鴻海將享有要求公司解散的權力,會增加自身影響力。夏普為了及早應對經營環境變化,認為有必要確保經營的自由度,力圖得到鴻海方面的理解。
推薦閱讀
晨報記者 苗夏麗 實習生 俞劼 今年上海書展上,“漢王科技”推出的“黃金屋”將亮相于上海圖書館。和以往只能通過USB數據線傳輸內容不同,這部電子書可通過WIFI無線網絡下載書籍。或許,這可以作另一種解讀:在經歷了>>>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brh9h.cn/a/zhibo/20120820/816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