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業內研究機構發布的互聯網金融消費調查白皮書顯示,在隨機抽取的3000多個家庭中,購買過互聯網理財產品的家庭數量遠遠大于未購買的家庭,占比分別為80%和20%。在年收入50萬以下的家庭中,購買過互聯網理財的占比從66%陡然升高至90%。互聯網理財已經開始走進千家萬戶。
從整體看,各收入階層的家庭選擇互聯網理財最重要的原因均是操作簡單,第二大原因均為資金可隨存隨取、流動性好。而50萬以上收入家庭選擇互聯網理財的第二大原因則是收益高。
“可以看出,不同收入階層對互聯網理財的需求特點幾乎一致:首先是用戶體驗好,其次是流動性強,第三是收益較高。同時,調查發現,產生這種一致結果的原因在于此前火爆的寶寶類貨幣基金仍然是各階層最常購買的互聯網理財產品。”平安集團在白皮書中表示。
白皮書指出,盡管線上投資者的“身家”不同,無論年收入是低于5萬,抑或高達50萬以上,選擇貨幣基金的投資人比例均超過30%。而近年來,P2P平臺雖質量分化加劇,風險事件頻現,但憑借其收益率優勢仍獲得近20%投資者的青睞。保險產品方面,額度較小、標準化程度高的旅游險及意外險產品成為銷量最佳的保險產品,備受中青年男性投資者追捧。
愛定投理財師點評:80、90后嘗試互聯網理財的比例分別達到了83%和77%,堪稱線上理財的主力軍。該年齡段人群進行互聯網理財的特點表現為偏好周期短、收益穩健、流動性高的金融產品。
從年初里外貸爆雷,到年中配資平臺整頓、“7·18”互金指導意見出臺,再到年尾的E租寶事件、宜人貸紐交所上市,今年P2P網貸行業毫無疑問成為了2015年理財的話題王。而冰火交織的事件,也使得投資人以及業內人員心理也如同坐過山車般忽上忽下。
據網貸之家數據統計,截至2015年11月底,全國正常運營的P2P網貸平臺數量達2612家,同比增幅近70%。P2P網貸行業單月成交量已突破千億大關,歷史累計成交量已達12314億元。截至11月底,P2P網貸行業貸款余額已增至4005億元。
愛定投分析指出,由于宏觀經濟承壓,資金面整體較為寬松,行業制度不斷規范、信息披露逐漸透明完善,對于風險的補償也逐步降低。
推薦閱讀
外匯 美聯儲>>>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淺談p2p理財從火爆到爭議都經歷了哪些
地址:http://www.brh9h.cn/a/shuju/2988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