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太兵:
我覺得中國企業像我們進入到海外,也許到美國跟它競爭的時候不一定能競爭過它,可是中國市場,中國很多套路,包括王總講的預裝也好很多東西都只有我們中國人自己做到。我們覺得萬興能夠牢牢抓住中國市場,發揮我們的優勢,那么總的大盤子里面我們未嘗不可以跟他有一些競爭。
盧剛:
任總您覺得HTC在中國好賺錢還是在國外好賺錢
任偉光:
非常遺憾我們在中國起步比較晚,中國大陸市場占整個HTC(微博)業務三位數都沒有占到。我們剛剛在臺灣開完會,因為我們是全球總裁開會,相對中國經營可能跟其他發展國家經營成本是比較高的。從人工、運營成本都很高,競爭也很激烈。因為從生意角度,先拋開量,其實比起歐美沒好多少。
但是拉丁美洲這樣的國家比起中國,運營成本更高。所以比較發達的國家和地區實際上在經營上是相對比較容易的。是不是說中國企業是全球經營成本最高的?也不是,中國屬于中間偏低一點點。我們跟朋友也聊過,包括做手機的人,如果中國的水平下都能屹立不倒,能生存下來的話,理論上到海外問題不大,特別是到海外的發達國家。
盧剛:
宋總在海外賺錢好賺嗎?
宋濤:
收入還不太方便透露,總體來講海外我們是用戶數多,但是收入和國內相比較而言,每個用戶的AURP值是偏低的。
第二,因為大量研發成本國內已經付出了,很多產品海外可以復用,所以應用成本相對低一點。所以海外這塊,雖然ARUP值比國內低一點,但是覺得生意還不錯。因為我們的競爭還沒有太多的人跟我們,做到了一定規模,未來空間還很大,遠遠沒有飽和,這是我們感覺很興奮的。
盧剛:
UC呢?
陳石:
我們做瀏覽器一直堅持先做免費再做收入。所以海外我們一直是把用戶指標作為頭等指標,沒有考慮收入。目前來說海外已經用戶量大家4000多萬,全球季度活躍用戶是3個億。提到競爭和成本的問題,我談一下我們自己的企業,其實我們把海外分成兩個市場,一個叫新興市場,就是印度、印尼、俄羅斯、巴西等等這樣的市場。第二個市場是美國、歐洲這樣的成熟市場。
新興市場的競爭有它的好處。那些地方首先市場很初級,也大量的空間,有沖鋒的感覺,碰不到什么成熟的企業跟你對抗。
第二,印度這樣的國家,很像四年之前的中國,終端是諾基亞(微博)為主,終端主要在零售店售賣,運營商控制很弱,現在基本是野蠻生長。野蠻生長中國企業是不怕的,而且我們已經研發了他們四年之后的產品。所以相對來說新興市場對中國企業來說是比較好的機會。歐美市場,我們認為難度會相當大。首先,美國相對來說它更加的會看重你這個產品是不是好用,它的渠道價值不會那么明顯的體現出來。第二,美國市場看中國企業可能不太一樣,中國企業如果內功好、產品做的好,技術做的好,在這基礎上才會考慮其他的事情。
吳太兵:
全球化是一個非常大的概念,真要講到中國企業全球化做的好的華為(微博)是一個比較典型的公司。剛才大家談到不同的市場的確有差異,包括萬興包括觸寶我們主功歐美市場,這是產品決定的,我覺得都有它存在的合理性。
宋濤:
我們一開始就做歐美市場,但是我覺得海外市場尤其歐美市場,有一個特點,對創業公司來說它的起點比較高,前期的投入比較大。比如說你跟廠商合作,要建立起這樣一種信任關系比較難,一般來說一個廠商談一到兩年才能談下來,這樣知識產權壁壘比較高,必須要有自己的專利。
我們當年有第一個一百萬人民幣收入的時候差不多就花了二、三十萬人民幣在專利申請上,現在每年會花上百萬在專利的投入上。做海外市場必須要創新,必須要不斷的建立起國外用戶對你的信任。但是一旦壁壘建立起來的時候,壁壘會非常非常高。所以說這個錢到底容不容易做,一開始很難,是先難后易。一開始很難,以后別人很難進來,你會建立一個比較高的壁壘。
盧剛:
每一位都是雙線作戰,我相信每個公司有不同的受眾,現在可能比較偏重國內,有人比較偏重國外,HTC,在中國全球市場是什么樣的分量?
任偉光:
中國市場很重,我們現在在中國的應收還是單位數,所以我們做的不是很理想,還有很多空間可以做。如果一個成功的全球化企業需要有一個大后方,雖然HTC在美國、亞洲地區等很多國家都比較成功,但是如果沒有一個大后方在自己家門口有很好的發展的話,你在未來承受力比較弱。我們是臺灣企業中國是我們大后方一定會把中國市場做好。
再一個也有感情因素,我們是臺灣企業,在海外做的不錯,沒有理由在自己家門口做的不達到理想。所以中國市場在HTC市場位置很重要,所以市場夠大,必須需要有這樣的一個大后方,第三個是感情因素。
盧剛:
國外做的不錯的公司,特別是在海外,你在跟別人介紹公司的時候不敢跟別人說自己是中國公司。因為他們覺得海外對中國公司現在還是有一種定位,中國公司一個是產品不行,或者說產品還可以,但是產品沒有原創性,或者說有其他的貓膩?我不知道宋總年這邊有遇到這樣的情況嗎?是
陳石:
我覺得新興市場公司提中國公司挺好的,因為華為都走過來了,而且很成功。歐美,可能還要考慮一下,因為他認為美國是最好的,這時候只能拿產品說話。
盧剛:
還是產品是最重要的
吳太兵:
我覺得陳總講的很對,關鍵還是看產品。我經常會有這種感覺,我們現在坦白講中國企業進歐美市場除非你做的特別特別好,否則真有種“鄉下人到城里打工”的感覺。但是陳總的定位很好,他們是“鎮上到鄉下去”,所以有優越感。
盧剛:
我們討論海外市場,相信在座觀眾也會對海外市場非常感興趣,每一位嘉賓一句話,送給做海外市場的企業一些建議。
任偉光:
我們的CEO董事長一直講海外市場就是起步要高。就是產品要從最高質量最高規格的產品做起,只有起步高才有機會變成全球的企業。
盧剛:
這跟傳統的可能不太一樣。
任偉光:
HTC是以高端產品打市場,慢慢往下跌。
王佳梁:
簡單來說尤其對于移動互聯網創業公司而言,我覺得最重要的就是要堅持原創。如果拷貝永遠邁不國過門,你必須要是個想到這個好的點子,這樣才有可能有一天走出海外。
宋濤:
學習別人的文化也很重要,以本地團隊為主,我們的產品做一些整合、融合。
推薦閱讀
新浪科技訊 華為(微博)今天正式對外發布2011年可持續發展報告(CSR報告)。報告回顧了過去一年里,華為公司在消除數字鴻溝、關愛員工、公平經營、綠色環保、社會公益、供應鏈CSR管理、利益相關方溝通、安全運營八大方面>>>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圖文:移動互聯無國界 本土海外雙線作戰
地址:http://www.brh9h.cn/a/kandian/20120510/590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