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最新一期美國《巴倫周刊》印刷版刊文稱,盡管黑石集團推出了戴爾公司的競購大戰(zhàn),但考慮到戴爾當前的估值狀況,以及大股東對私有化的反對態(tài)度,該公司最終仍將迎來報價更高的要約,從而令股東受益。
以下為文章全文:
在私有化戴爾公司的過程中,邁克爾·戴爾(Michael Dell)剛剛拿下一局:黑石集團最近決定放棄競購。不過,邁克爾·戴爾每股13.65美元的報價似乎還不足以獲得股東的認可,畢竟美國東南資產(chǎn)管理公司(Southeastern Asset Management)、激進投資者卡爾·伊坎(Carl Icahn)和共同基金公司T. Rowe Price等大股東都提出了反對。
伊坎上月給出了戴爾資本重組的初步要約,使得他成了一個關鍵因素。目前還不清楚他是否會給出正式要約,從而以每股15美元的價格收購戴爾58%的股權(quán)。
華爾街認為這種可能性很低,而自從黑石撤銷要約以來,戴爾股價也已經(jīng)下跌約0.6美元,至13.35美元,已經(jīng)低于邁克爾·戴爾和銀湖資本共同給出的13.65美元的報價。華爾街似乎認為,倘若該交易流產(chǎn),戴爾股價將會繼續(xù)走低,甚至可能跌至每股10美元或11美元。
戴爾股價目前很有吸引力,因為一旦邁克爾·戴爾的要約獲批,投資者就將小幅盈利。而其他可以讓戴爾繼續(xù)保持上市公司地位的方案,可以為股東帶來巨大的價值,因為伊坎和東南資產(chǎn)管理公司對戴爾公司的估值超過每股20美元。這些候選方案包括伊坎的初步競購要約,以及他3月初給出的另外一項方案——派發(fā)每股9美元的特別股息。
早在邁克爾·戴爾2月初發(fā)出私有化要約前,《巴倫周刊》便一直持批評態(tài)度,4月1日也曾經(jīng)專門撰文批評此事。
在截至2014年1月的財年內(nèi),戴爾的每股收益預計可達1.55美元,對應的動態(tài)市盈率不到9倍,如果除去每股3.50美元的凈現(xiàn)金,市盈率甚至不足7倍。微軟、英特爾、西部數(shù)據(jù)等公司近期的股價走強表明,PC或許沒死。
在4月9日致信戴爾董事會特別委員會時,東南資產(chǎn)管理公司對他們接受邁克爾·戴爾的要約做出了嚴厲抨擊,指出13.65美元的報價幾乎完全沒有考慮戴爾強大的資產(chǎn)負債狀況,以及價值不菲的軟件和服務業(yè)務!按砺暶鳑]有給出任何合理的理由,解釋為何要在在這樣一個轉(zhuǎn)型階段私有化。”東南資產(chǎn)管理公司寫道。
該公司還補充說,特別委員會只對杠桿資本重組和特別股息方案進行了“草率”思考。然而,這一方案卻可以為股東創(chuàng)造巨大價值,而且可以讓很多乃至全部股東繼續(xù)投資戴爾。
由于需要獲得多數(shù)戴爾股東的同意(不包括持有16%股份的邁克爾·戴爾),所以戴爾的收購面臨很大障礙?紤]到當前的反對意見,即使伊坎的提案未能實現(xiàn),私有化交易也很難達成。這對戴爾投資者來說將是一條好消息,因為他們之后便會迎來能夠帶來即刻收益或長期收益的其他要約,而報價很可能遠高于每股13.65美元。
【想看更多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和深度報道請關注樂購網(wǎng)官方微信。(微信號:樂購網(wǎng))】
推薦閱讀
成立兩年,楊凱離任后,摩根士丹利華鑫(下稱“大摩華鑫”)還要面對如何盈利的煩惱。 作為摩根士丹利在中國資本市場的業(yè)務布局,大摩華鑫自2011年成立以來承擔投行業(yè)務的重任。當初退出中金牽手華鑫證券,摩根士丹利志>>>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巴倫周刊:黑石雖然退出但戴爾股東仍將獲益
地址:http://www.brh9h.cn/a/guandian/yejie/20130429/2676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