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兩年,楊凱離任后,摩根士丹利華鑫(下稱“大摩華鑫”)還要面對如何盈利的煩惱。
作為摩根士丹利在中國資本市場的業務布局,大摩華鑫自2011年成立以來承擔投行業務的重任。當初退出中金牽手華鑫證券,摩根士丹利志在國內火熱的IPO市場分一杯羹。
然而,受去年IPO“堰塞湖”的影響,投行最重要的收入來源不能得到保障。大摩華鑫雖然虧損收窄,但在慘淡的股權融資市場中,也并未有太多優異的表現。同樣的情況,還發生在國內其余各家合資投行,政策對合資投行的業務限制造成了行業性的困境。不過,在國內券商都高喊創新的背景下,合資投行如何“戴著鐐銬跳舞”,也成為了行業性難題。
CEO楊凱離職
資料顯示,楊凱2006年加入摩根士丹利擔任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2008年,摩根士丹利以戰略投資者的身份入股杭州工商信托19.9%的股份,楊凱被派駐擔任CEO。
一名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當初楊凱出任大摩華鑫CEO,摩根士丹利看重的是其多年來在中國資本市場與外資行工作的雙重經驗。來到摩根士丹利前,楊凱先后在瑞銀集團、花旗集團從事企業上市及兼并收購業務,參與的項目包括中國國家電力公司、中國銀行香港分行的股份重組。
理財周報記者聯系楊凱時,對方表示目前不方便回應。
不過,楊凱此次離任大摩華鑫的原因,業內均猜測與業績表現不佳有關。
據Wind數據統計,大摩華鑫去年以來承銷了19個項目,其中非公開項目1個、公司債、企業債分別為8個和10個。今年以來,大摩華鑫還未在股權市場上有所斬獲,但債券發行數量已有7個。
一般而言,投行業務在國內資本市場最大的利潤來源為IPO項目,但成立僅2年不到的大摩華鑫,卻未能在此業務上有所收獲,直接導致公司去年依舊處于不盈利的境地。據2012年年報,大摩華鑫凈虧損1.04億元,不過虧損幅度同比已收窄31%。
而記者就大摩華鑫新任CEO人選詢問摩根士丹利方面時,對方表示,人選很快會公布,公司目前運轉正常。
慘淡的股權融資
“大摩華鑫成立2年還不到,虧損是正常的,那么多人力成本投入進去,要有個周期才能實現盈利。”一名合資投行人士向記者表示。
由于國內資本市場集中在場內標準化業務,尤其以股票為主,因此證券公司只要提供入市通道就能保障不菲的收入。這也是IPO項目成為投行重要收入來源的原因。大摩華鑫成立以來未見IPO項目,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公司未能盈利,然而,其IPO項目的“顆粒無收”也多少有點“時運不濟”。
“美國IPO實行備案制,我們是審批制,包括預審、落實反饋意見、初審、上發審會、核準發行等多重環節。光這一套審批流程走下來,至少要花上半年多,這是理想狀態,現實里一個項目可能要一年多才能過,過了還要批文再發,一年半的時間能上市就不錯了。”一名上海投行負責人告訴記者。
以此推算,2011年中旬才成立的大摩華鑫要完成首發項目,得經過較長的周期,又時值碰上IPO“堰塞湖”,造成最重要的利潤來源遲遲不能落地。
“大摩華鑫為打造團隊吸引人才,員工待遇參照的是摩根士丹利標準,人力成本或許也是未能盈利的一個方面。”前述合資投行人士說。截至目前,大摩華鑫保代有22人,同為合資投行,一創摩根、高盛高華分別只為14人、16人,大摩華鑫的人員配置更多,人力成本被推高。
另一個可能的因素,是摩根士丹利的風險管控機制縮小了項目選擇的范圍。創業板開啟以來,平安證券、國信證券等中小券商投行業務強勢崛起,但大摩華鑫顯得比較保守。如今其持續督導的公司潛能恒信,是華鑫證券在2011年2月發行的項目。去年3月,北京銀行定增落地,大摩華鑫作為聯席承銷商,與保薦人中信建投共同完成了這筆高達近118億元的項目,這也是大摩華鑫成立以來唯一的股權承銷項目。
“監管層對合資投行項目的標準比較高,公司的風控手段比較嚴格,中小板上市標準參照主板,創業板存在更大風險,因此各家合資公司不太多做創業板!鼻笆龊腺Y投行人士向記者表示。
依據最新的IPO申報名單,大摩華鑫尚有5個項目。其中主板項目1個,狀態為“初審中”;擬在中小板上市的公司除了1家“初審”外,另2家都在“落實反饋意見中”;唯一的一個創業板項目,目前為“落實反饋意見中”。
債券方面,大摩華鑫熱衷大型項目。據了解,其從去年以來先后為華能新能源、徐工集團、北京銀行發行債券,并為天津城建集團發行80億元企業債,是市場中單一品種規模最大的城投類債券。
合資投行生存困境
在國內資本市場,摩根士丹利最為人津津樂道之處,就在于當初和建設銀行共同打造了中金公司。
“中金公司能成為行業的標桿,尤其在做大型項目上,與當初摩根士丹利給予的人才培養和機制建立不無關系。”前述業內人士如此說道。
然而,由于不能控制管理權等原因,中金公司不能成為摩根士丹利全球業務的一部分。因此,早在2007年,摩根士丹利就與華鑫證券簽訂設立合資券商的協議,由于外資行在華只能參股一家券商,2010年底摩根士丹利出售中金股份掃清障礙后,終于在次年成立合資投行。
從那時起,摩根士丹利在華的布局覆蓋了從商業銀行(南通銀行)到信托公司(杭工信),從資產管理公司(摩根士丹利華鑫基金)、人民幣PE到證券公司的“全牌照”領域。不過,由于合資券商業務在A股市場被限制于投行,經營2年后才可申請擴大業務范圍,因此各家合資券商都面臨嚴峻的挑戰,高管換帥更成為普遍現象。
“去年政策有些松動,但監管層對合資投行做經紀業務還是持謹慎態度。話說回來,就算完全放開合資投行經紀資格,但現在國內券商都喊創新學國外,合資投行要走國內券商的老路賺通道錢,多少有點奇怪!币幻钲诘姆治鰩熣f道。
【想看更多互聯網新聞和深度報道請關注樂購網官方微信。(微信號:樂購網)】
推薦閱讀
4月28日下午消息,華為創始人任正非今天在公司內部宣布,其家族成員將永遠不會接班,華為5-10年內一定不會上市。 以下為總裁辦電子郵件全文 電郵文號【2013】56號 簽發人:任正非 任任正非在持股員工代表大會的發言摘>>>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brh9h.cn/a/guandian/yejie/20130429/2676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