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震后僅僅53秒,第一條震情微博就已傳上網絡。隨后,新媒體在突發事件中的能量持續發威。用身體和生命護住孩子的母親,自發前往獻血的民眾,小賣部倒塌卻給災民送水的店主……災難面前,自媒體所展現的一幕幕感人場景見證著大愛,網絡里傳遞的脈脈溫情和彰顯的理性聲音,釋放著一股強大的正能量。
政府、社會以及民眾,通過網絡的力量讓公益活動高速運轉起來,讓群眾能夠在第一時間得知災情,讓在地震中失散的親人第一時間報平安,讓億萬國人的心第一時間凝聚在雅安,告訴雅安人民,你們并不孤獨。災難發生后,幾乎所有媒體官博與政務官博都全天滾動播報前方消息,發表感人至深的勵志評論,虛擬世界里展開了另一場生死大營救。這場營救不是挺進災區、不是搬石救人、也不是治病療傷,但重要意義同樣有目共睹,那便是給予災區與外界更多對稱的消息與更多振奮的信心,讓人們準確預判、合理行為、理性救援。這一切,顯然是新媒體成長的力量,而這種力量正通過理性的形式傳遞到現實生活之中。請前往成雅高速方面的車輛盡可能繞行,給雅安救災讓出生命通道;請盡量不要撥打四川方向電話,給救援行動節約寶貴通訊資源;請個人或沒有救援經驗者別自行前往災區,以免幫倒忙……在微博平臺,在地震報道的網絡跟帖后面,官方的聲音與提醒,不斷被熱心的網友轉發、復制、傳遞,重要的救災信息迅速抵達受眾。
網絡已經成為釋放中國社會正能量的一個重要平臺,無論是突發災難中的守望相助,還是公益行動中的慷慨解囊;不論是即時信息的高效傳遞,還是愛心力量的有力彰顯。但是我們不能回避,與正能量并存的是網絡中一些刺耳的異響與別有用心的虛假信息,干擾了救災的順利進行。散布“熱能擠壓釋放”說,讓網友晚上不要在家;雅安又一輛救災軍車墜入300米深崖;復旦投毒案受害者黃洋一家雅安地震中失去聯絡……最終這些信息都被證實是謠言。有汶川地震的照片被貼出,張冠李戴用于此次雅安地震;不時有人貼出留著“親情電話”的求助信息,終被揭穿電話號碼早前已經出現在不同的災情場合。災難中,有人別有用心,有人趁亂行騙,有人落井下石,有人幸災樂禍。與即時傳播如影相隨的,難免謠言紛擾。
抗擊網絡負能量,阻止謠言蔓延,有效的辦法便是及時辟謠,信息全方位公開是對抗謠言的制勝法寶。在此次雅安地震中,官方辟謠速度大大提升,幾乎在第一時間內便有效命中目標。網絡非法外之地,已成為共識,讓網絡更多釋放正能量,無疑是一道需要求解的社會管理課題。從根本上說,遵紀守法是網絡表達起碼的義務,這是對網絡行為的規范,也是對所有網民正當權益的保護。在新媒體蓬勃發展的時代背景下,黨的十八大報告中提出,“加強網絡社會管理,推進網絡依法規范有序運行”。網絡正能量的持續釋放,離不開立法護航。正視網絡行為的公共性和社會性,厘清虛擬社會的法律邊界,明確網絡上的權利與義務,才能從根本上正本清源。
網絡社會是現實社會的另一個側面,是現實社會的延伸。救災過程的愛心、信心與力量在網絡上迅速激發;同樣,現實中的丑陋、謊言與惡劣也在網絡上肆意蔓延、持續發酵。網絡正能量彰顯救災大愛與理性,同時我們也要用法治將負能量遏止于起始之初,我們不能容忍災難中任何居心叵測的虛假。
【想看更多互聯網新聞和深度報道請關注樂購網官方微信。(微信號:樂購網)】
推薦閱讀
日前,網絡預約掛號先行者“掛號網”宣布手機客戶端上線,而新一輪的融資也即將完成。按照掛號網相關負責人的說法,掛號網已順利度過了“資源整合期”,開始進入“優化期”。而就在此前不久,“掛號網”被爆發生地震>>>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讓網絡更多釋放正能量
地址:http://www.brh9h.cn/a/guandian/yejie/20130423/2666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