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網絡預約掛號先行者“掛號網”宣布手機客戶端上線,而新一輪的融資也即將完成。按照掛號網相關負責人的說法,掛號網已順利度過了“資源整合期”,開始進入“優化期”。而就在此前不久,“掛號網”被爆發生地震,包括掛號網CTO湯崢嶸在內的數名高管已經集體離職,員工也進行了大規模的洗盤,從300多人裁到只剩下200人。
對于“掛號網”的遭遇,多位業內人士向南方日報記者指出,“掛號網”高管離職的導火索是投資人撤資,深層次原因是“掛號網”運行多年卻始終沒有找到營利模式。
“黃牛”紛紛搶占預約號源
成立于2010年3月的“掛號網”,前身是中國綠線。其官方宣稱吸引了NEA、紅杉資本、賽伯樂、晨興創投、今日資本先后投資2000萬美金。據一位熟悉中國綠線的人士透露,中國綠線發展受挫,項目基本宣告失敗,創始團隊為了給投資人一個交代做了“掛號網”。
記者登錄“掛號網”官方網站看到,其網站簡介上稱自己是“全國健康咨詢及就醫指導平臺”的官方網站,通過號源托管、HIS直連、搜索鏈接三種方式聚合了全國超過400家重點三級醫院的預約掛號資源,建立了全國三級醫院22萬名醫生的專家庫,幫助全國用戶“找對醫生掛到號”。
雖然“掛號網”推行免費預約掛號,不過,“掛號網”卻被質疑掛號服務并不佳、客服電話打不通、“黃牛”多等狀況。有患者表示,“之前就聽說過可以預約,可是打電話一問,普通號都要排到很后,想找的專家號排在更后,誰能等得起啊!”
而在網上預約“零成本”的吸引下,眾多“黃牛”紛紛上網搶占網上預約號源。在“掛號網”上,“黃牛”用不同手機號和隨意設置的身份證號,在10分鐘內便可注冊三四個賬戶,并輕松通過系統檢測,完成信息登記。
“掛號網”相關負責人表示,自去年8月以來,“掛號網”對“黃牛”進行了5次非常規大批量封殺,揪出了872個疑似賬號。不過,“黃牛”卻屢禁不止。
免費預約成本難支
隨著“看病難”的呼聲日益高漲,各種網上預約掛號服務平臺應運而生。作為一種新生事物,免費預約掛號服務平臺卻面臨著成本困境。
“推行免費掛號,很多公司無法支撐這么大的成本壓力。”薏米網總裁沙興中給記者算了一筆賬,電話預約需要設座席接聽電話,網絡預約需要向運營商租服務器,還要請技術人員,估算下來,患者掛一個號,掛號公司的運營成本需要11元-14元。
據記者了解,綠康網曾因收5元錢的預約掛號費而飽受爭議,被認為“利用了公共醫療資源的短缺,從醫院得到號子再轉手出售獲利”。最終所有醫院中止了與綠康網的合作,迫使綠康網免費提供網上預約掛號服務。2009年,衛生部95號文叫停了預約掛號收費的行為。
目前廣州大部分醫院已開通電話掛號,包括本院掛號熱線及同其它運營商合作的電話掛號平臺,如:114、12580、116114等。
營利模式遭遇瓶頸
事實上,“掛號網”面臨的困境,具有行業普遍性。提供預約掛號服務卻不能收費,公司靠什么來營利?
一位健康網站高管感慨道:“真正營利的健康類網站還是極少數,這是一個不可回避的現實問題。”而擺在面前的第一道坎,便是營利模式。
“想通過掛號收費營利,這是不太可能的。”陽光康眾副總經理黃樂釗向南方日報記者表示,“掛號網”近幾年發展很快,在全國17個省都有布局,攤子鋪得很大,但是營利模式卻只是依靠銷售“健康卡”等,在高成本下,難以長期支撐下去。
【想看更多互聯網新聞和深度報道請關注樂購網官方微信。(微信號:樂購網)】
推薦閱讀
中國移動22日公布的一季報顯示,期內公司獲純利279億元,同比增加0.3%;營業額1347億元,同比增長5.7%;一季度,新增3G用戶2644萬戶,同比增長1.14倍,總用戶數增加到7.26億戶,其中3G客戶總量增至1.14億戶,3G客戶占總>>>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掛號網”數名高管集體離職
地址:http://www.brh9h.cn/a/guandian/yejie/20130423/2666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