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的馬拉松長跑,中國銀聯成為了笑到最后的贏家。
日前,在中國光大銀行與中國銀聯移動支付戰略合作協議簽訂儀式上,銀聯總裁許羅德對外公開表示:移動支付標準已經基本確定為銀聯標準。此言一出,業界嘩然。業界都清楚,銀聯13.56MHz標準和中國移動2.45GHz標準在三年的時間里明爭暗斗,都企圖占據移動支付的話語權。
在業內人士看來,移動支付標準的塵埃落定,無論是對手機生產廠商,還是第三方支付企業而言,都是利好消息。第三方支付公司錢袋寶執行董事孫江濤就表示:“標準確立之后,手機廠商可以放心生產13.56MHz的近場支付手機,第三方支付企業也可以放心地運用13.56MHz標準進行產品開發,標準越早確立對相關廠商越好。”
在銀聯方笑意融融的背后,作為落敗一方的中國移動的失落感不言而喻。三年的精心布局,瞬間打了水漂。不過,盡管并未能在標準之爭中取得勝利,但中國移動手握著近7億的手機用戶,在移動支付領域有著天然的“群眾基礎”,中國銀聯要想在移動支付市場上占據絕對的領導地位,怕也并不輕松。更嚴峻的現實是:盡管標準之爭已經沒有懸念,但國內移動支付市場的成熟并不能一蹴而就,未來的市場培育還有相當長的路要走。
誘人的蛋糕
移動派和銀聯派在移動支付標準上的你爭我奪,緣于移動支付產業所蘊藏的巨大“金礦”。
艾媒咨詢(iiMedia Research)數據顯示,2011年中國移動電子商務市場交易規模為156.7億元,同比增長609%;預計2012年中國移動電子商務市場規模將達到251.5億元,到2015年將達到1046.7億元。隨著移動終端的普及和移動電子商務的發展,國內移動支付市場的前景也被業界寄予厚望。
德勤近日發布的《2012-2015年中國移動支付產業趨勢與展望》報告也佐證了移動支付市場的美好藍圖。報告認為:盡管中國移動支付市場仍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但巨大的發展潛力已經令金融機構、運營商、第三方支付等參與企業積極行動,紛紛在移動支付領域布局,進一步促進移動支付產業的發展。報告同時預測:到2015年,移動支付將成為我國主流的支付手段。 上一頁1 234 下一頁
推薦閱讀
在業內人士看來,無論上述哪種代運營模式,代運營商與品牌商的博弈關系會如何變化才是影響到這個行業前景的關鍵問題。 越來越多的案例表明,資本在電商領域的布局正從核心B2C企業向電商周邊服務產業延伸。從阿里投資>>>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移動支付標準之爭塵埃落定 中國銀聯是贏家
地址:http://www.brh9h.cn/a/guandian/yejie/20121229/1131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