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互聯網顛覆傳統媒體大約用了10年的時間,無線互聯網顛覆傳統互聯網應該不用那么長,但也不會是兩三年的事。最終我們都必須相信一點:價值一定會跟著眼球走。所以,很多的興起與很多的衰落都只是時間問題,而且方向是—很多過去需要依靠牌照和特許經營權利的東西會被更加無須依靠行政權力的市場導向的東西所替代。
2、在IT行業,價值高度聚攏,財富創造高度集中。在1980到2002年間發生的1720個IT公司IPO中,2%的公司幾乎創造了100%的財富增值。也就是說,98%的IT企業從財富創造的角度來看是屬于“陪讀”型的。IT領域的創業—至少從獲得大成功的幾率角度看—天生就是一個“高危行業”。(更加不幸的是,有時候從身體摧殘的角度看也是。)在下一個20年,隨著破壞性技術出現的周期不斷縮短,財富的聚攏性可能會有所減弱。但是這并不改變創業者(以及他們的投資人)從根本上面臨的一個魔咒,那就是只有2%的機會成為那2%。這固然要靠視野和判斷力,很多時候也要靠命。
3、在報告里Mary創造并反復使用了一個詞:再想象(Re-imagination),其實就是重塑的意思,只不過很多大的重塑都需要超越現實的想象力。幾乎所有的行業都面臨“再想象”,幾乎所有“再想象”的結果都是一個方向,那就是讓地球更小,讓世界更相連,讓個人更強大更自由,讓生命更豐盈更有品質。
4、盡管美國發生了金融風暴,但是作為一個國家,“美國公司”并沒有因此而走向衰落。事實恰恰相反,這家公司正以前所未有的姿態獨霸全球很多新興行業的未來。譬如:在越來越重要的智能機操作系統,它的全球市場占有率已經從2005年的5%增長到了2011年的64%。為了讓“美國公司”更強大,Mary給美國人的建議是:(1)參與政治;(2)幫助他人理解美國面臨的關鍵問題;(3)盡力激發創造力、創造就業機會和改善教育。作為IT投資業的女皇,Mary提出的這三條建議頗令人玩味。我們不妨想一想,為了要讓“中國公司”更加強大我們又該做些什么。我覺得本質上和Mary的建議沒有太大的區別,尤其是第一點,因為它會影響到每一元價值的創造與分配,影響到我們每一個人的安全、健康、自由和幸福。
推薦閱讀
數據分析很容易變成一個粗暴簡單并不斷被自以為是的經驗所干擾的工作,業務部門拿著誤讀的數據做決策等于自毀前途。 上一期的文章《構建數據驅動型團隊》,介紹了數據驅動型組織架構的模式,無論hub模式,還是有BI系>>>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王冉:互聯網女皇最新報告讀后感
地址:http://www.brh9h.cn/a/43/20120603/652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