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和許多外資基金不同的是,N E A所有基金全部歸總部統一運作,是否投項目取決于總部的投委會,蔣曉冬占一席。目前,N E A基金用于中國的比例大概是10%-15%之間,與印度所占比例差不多。
NEA全球合伙人、中國董事總經理;2005年加入NEA,創建北京和上海團隊。
投資人臉譜
他,高中時曾就讀文科班,語文從來沒下過90分,英文一直都很好,高二時托福就考了670,對歷史感興趣,政治是滿分。可后來被“勸退”到理科班,大學才學了計算機。
他認為,VC這點技術活,稍微聰明有點底子的人,一個月就完事,很簡單。剩下來的事不是“術”,是道。
除了不誠信問題,他對任何類型的人都能容忍,天天罵臟話、很強勢的、講話很沖的、算賬特精的,都沒問題。
要問他最喜歡看到怎樣的創業者?有夢想的人!夢想不是做夢,是要付出的、犧牲的,有的是短期利益,有時是家庭生活,有時甚至是尊嚴。
和許多外資基金不同的是,N E A所有基金全部歸總部統一運作,是否投項目取決于總部的投委會,蔣曉冬占一席。目前,N E A基金用于中國的比例大概是10%-15%之間,與印度所占比例差不多。
在投資風格上,曾有人把美國的投資公司分為兩類:硅谷的投資公司多是個人英雄主義,這類公司里,每個合伙人都是全能運動員,幫著被投資企業完成所有事情;而在波士頓,投資公司則是比較典型的團隊組合模式,一部分是投資合伙人,一部分是運營合伙人,組合起來幫助企業成長。
以此來看,N EA是典型的硅谷模式。加上蔣曉冬這個唯一合伙人,N E A中國的團隊只有5個人,每個人在投資上都獨當一面。
團隊人數少反映在投資節奏的,是N E A保持著每年3-5個項目的進度。去年,N E A中國投了3家公司,今年的計劃仍是3個。
“團隊不大,沒有明確的行業分工,但不能說‘散’,撞大運的樣子。”蔣曉冬對人員精簡的看法是,在具體案子上組成項目小組配合,和其他基金一樣,有區別的,是發現項目的角度。
相比“群狼戰術”的同行漫天撒網,N E A更愿意做減法,在某一時間段關注某一細分領域,憑專業性從產業鏈中梳理出好公司。在這方面,N EA還吸引了科技部原副部長馬頌德擔任N EA風險合伙人,把關項目。
“這年頭,只是忽悠一下,我是誰誰誰,大家吃個飯、去卡拉O K,誰吃那一套?如果在第一個半小時打動不了對方,基本很難談。”他認為,企業和投資者的雙方估值沒有對錯,他想高你想低,找不到任何共同點,能找到交集的,是你怎么與對方溝通,而前提不光是技巧,還要專業。
以醫藥行業為例。N E A先投的是分銷企業,通過它了解整個醫藥市場,下單了幾家藥企,然后通過藥企了解醫院情況,又投資了做放療的醫療設備和服務公司,還投資了一家腫瘤醫院,一環扣一環。
“這種方式能快速積累知識、信息、人脈等基礎,更重要的,是讓我們真正了解行業。”蔣曉冬說,醫藥投資對投資人的專業性要求更高,雖然自己不是學醫學專業出身,但投資中順藤摸瓜,比如腫瘤方面不管是藥,還是診斷設備、服務,自己還真的比一般人要了解很多。他還以自己的“出手”為例,現在一般是認真跟過5個案子就要投1個,絕不是隨便投,更多是自己主動找的,背后花費了很多心思了解。
不干扎堆的事
在中國,N E A投資方向相比歐美市場略有不同,科技、醫療、消費是三大領域。與眾多同行的思路一樣,N EA的投資落腳點定在產業鏈布局上,喜歡做平臺投資,不單是投資一個公司,希望通過所投資公司向相關產業的上游、下游去延伸,整合產業鏈。
比如科技領域,N E A投了做半導體加工制造的中芯國際,還有做手機芯片設計的展訊通信、做手機電視芯片的泰景科技,及手機支付商連連科技;在醫藥方面,從癌癥診療服務商海吉亞醫療,做原料藥的耐司康藥業,做醫藥制劑的聯亞藥業,到醫藥分銷商中信醫藥,產業鏈脈絡都十分清晰。
此外,N EA在投資上不愛趕時髦、扎堆兒,從不干蜂擁而上的事兒,耐心等待,即便項目有時并不被人看好。
展訊通信是一例。
2004年,以N E A為首的幾家創投注資初創公司展訊通信3520萬美元,一年后又追加了投資。投資時,N E A看好的是中國手機市場的成長和展訊的海歸創業團隊,有43個來自硅谷的創業者。
“2004年山寨機異軍突起,新興市場被打開,出口到非洲,然后是3G牌照遲遲出不來,到最后落定。其間加上運營商重組,2008年智能手機快速崛起,再到現在迅速提到中高端的手機,整個市場發生了巨大變化。”蔣曉冬聳聳肩稱,全球以前主要做芯片的廠商,今天還在做、或者還沒被重組掉的,還有幾家?展訊是剩下的兩三家之一。多年里,N E A一直盡力支持展訊,特別是情況最糟糕的2008年,金融危機加上運營問題,使得這家2007年上市的公司,2008年股價最低跌到了2元,凈虧損約8000萬美金,很多人不看好它。而3年后的2011年,展訊的盈利已在1.5-2億美金之間,成為中國規模最大、最盈利的芯片公司。
“我們說看好一個高速成長的市場,但這個市場成長不是一成不變的。在變化之中,你怎么樣尋找機會、發現機會,然后能夠有耐心,才有機會成功。”守候了展訊七八年時間,這個項目給N E A帶來了非常好的回報。
中信醫藥也是一個沒多少人看好,但在蔣曉冬看來是“不同”的醫藥流通公司。
2008年,幾乎沒人投醫藥流通行業。第一是毛利低,銷售額大毛利只有6%-7%,就是流通快;第二是涉及醫院結算周期關系,經常得負現金流運作,雖然每年30%增長,但也面臨各種挑戰。
彼時,新醫改未出臺。不過蔣曉冬和團隊敏感覺得,即便不能確定新醫改具體時間,這一定也是趨勢。而且,醫改最先的動作是整合,整合首當其沖的就是流通行業、推銷行業。
“這行業有統計說中國有7500家醫藥公司,美國、日本各只有3家,這東西到最后一定是大整合。”蔣曉冬說,當時投資中信醫藥,是希望把它作為一個整合的平臺。
推薦閱讀
IBM CEO羅睿蘭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3月12日早間消息,IBM CEO羅睿蘭(Vriginia Rometty)在履新后向股東發出的第一封年度公開信中透露,該公司進展良好,正在逐步實現2015年的增長目標。 IBM計劃到2015年實現最少每股2>>>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NEA蔣曉冬:VC學徒拒絕標簽化
地址:http://www.brh9h.cn/a/43/20120312/396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