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和馬來西亞正在探索一種“兩國雙園”的國際合作新模式。
“中馬兩國共建產業園區,有利于增強雙方在中國-東盟合作中的影響力。”8月8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桑國衛在出席中馬欽州產業園區介紹會時說。
2011年4月,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訪問馬來西亞時提議雙方合作共建中國-馬來西亞欽州產業園區,得到馬方的積極回應。一年后,中馬欽州產業園正式動工。這是中馬兩國政府合作的第一個產業園區,也是繼中新蘇州工業園區、中新天津生態城之后中外兩國政府合作的第三個園區。兩個月后,在馬來西亞總理納吉布的倡議下,兩國又簽署了在馬來西亞關丹市合作建設馬中產業園區的文件。
馬來西亞總理對華特使、馬中商務理事會主席黃家定8日說,“兩國雙園”的先后設立,堪稱兩國“產業園外交”。目前,中國是馬來西亞第一大貿易伙伴,馬來西亞則是中國在東盟第一大貿易伙伴。去年中馬貿易額達900億美元,創歷史新高,今年有望突破1000億美元。
黃家定對本報記者說,馬來西亞政府正在商討關丹產業園的優惠政策,雖然目前還未最后確定,但可以肯定的是,它將比其他產業園擁有更有利的政策。
位于廣西北部灣經濟區中心地帶的欽州與東盟國家既海上相通,又陸路相連,是中國與東盟合作的重要樞紐。產業園區緊鄰欽州保稅港區,后者是中國距東盟國家最近的保稅港區。按規劃,中馬欽州產業園區總面積55平方公里,其中首期開發建設15平方公里。國家開發銀行已計劃為其初期建設項目提供540億元融資,以推動產業園區基礎設施建設的進行。
中馬欽州產業園區的開發管理體制實行政企分開,由中馬雙方企業合資組建園區開發公司,參與的公司包括中方的廣西北部灣港務集團和由欽州市政府出資組成的欽州金谷投資有限公司以及馬來西亞的常青集團和實達集團,其中中方控股51%。
對于中馬欽州產業園的投資機會,馬來西亞常青集團執行主席張曉卿曾說,馬來西亞不少企業錯過了中國珠三角地區的開發機遇,錯過了長三角地區的開發機遇,現在不能再錯過北部灣開發的機遇。
據欽州市委書記張曉欽介紹,中馬欽州產業園的重點規劃產業有六個,分別為裝備制造、電子信息、食品加工、材料及新材料、生物技術和現代服務業。在園區投資將可享受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北部灣經濟區等多重優惠,此外還將在土地和稅收等方面享受專門的優惠政策。
馬中關丹產業園位于馬來西亞東海岸的經濟特區內,總面積6.07平方公里。參與中馬欽州產業園區的四個控股公司都將參與關丹產業園區的開發。“關丹產業園有望于今年年底開始建設。”馬來西亞東海岸經濟特區發展理事會首席執行官拿督哲巴星甘·艾薩·約翰對本報記者透露。
馬中關丹產業園將著力于發展塑料和金屬行業配件、汽車零部件、電器及電子、信息通訊技術、可再生能源等產業。
兩個姐妹產業園區都將不局限于服務中國和馬來西亞的企業,而把眼光投向了更大范圍的東盟國家和全世界。拿督哲巴星甘說,關丹產業園將成為東盟以及亞太的投資門戶。
推薦閱讀
《泛太平洋伙伴關系》(TPP)協議被認為是奧巴馬政府亞洲轉移戰略的“旗艦協議”,目的就是在于遏制中國在亞太地區的經濟勢力增長、在“東盟+3”之外構建環太平洋的美國經濟同盟。因TPP協議非常苛刻地限定了自由市場條>>>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中國和馬來西亞“產業園外交”
地址:http://www.brh9h.cn/a/22/20120810/807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