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華時代有限公司董事長郭興
6月15日上午消息,第十屆中國國際軟件和信息服務交易會今天在大連世界博覽廣場開幕。本屆軟交會為期四天,主題為“創新驅動增長,融合深化應用——騰‘云’駕‘物’,智能互聯”。新浪科技作為獨家網絡戰略合作伙伴視頻直播本次大會。
圖為云華時代有限公司董事長郭興。
大家下午好!我覺得能夠堅持到現在應該是一個非常不容易的工作,這是我第三次到軟交會,前兩次是以不同的身份,都是以IDC的大中華區總裁的身份,今天是以一個新的身份,在開始之前,也請允許我介紹一下我的新的供職的單位,云基地是北京市政府祥云工程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示范基地,兩年前成立的,成立以后主要是在產業鏈當中,就是全產業鏈的云的部署,從硬件到軟件,到企業的應用,是一個全產業鏈的部署過程。在我們這次大會的主題,騰“云”駕“物”我覺得是一個非常好的時代,前面聽了很多老總講他們的體會,不論是從業者的實踐經驗來講,還是理論的高度指導來講,我想在這里跟大家分享一些我們過去研究的成果,我引用很多過去在IDC研究的成果,主要跟大家分享一點,最重要的我們要有思想上的轉變,我們在看到全球IT開支的這樣一個數據的時候。 但是我們看整個IT的產業還是非常迅猛的在向前走,今年和去年相比,我們國家的IT投入增加了14%。再看這個,我們IDC還做了一個預測,現在美國當然是最大的,大概是6000多億,我們和日本差不多都是不到170億,今年晚些時候或者明年的時候我們的IT支出會到173億超過日本成為第二大國家,過去雖然我們的GDP上去了,但是IT投入沒有上去,遠遠落后于日本,這兩年開發非?臁T倏催@樣一組數字,我們去細分的話會發現,我們從GDP的角度,占全球GDP的10%,可是我們總的IT的投入只占全球市場的7%,這之間是有鴻溝的,跟全世界IT投入平均我們是比較低的。我們IT市場的規模占全國GDP的規模,IT是一個響當當的行業,其實IT的總產值,IT的投入只占GDP的12%,是一個非常小的部門。全球是大概3%左右。不論是GDP占世界GDP的角度來講,還是本身IT投入來講都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但是講到發展空間之后有一個問題,為什么我們現在做的如此之累?為什么現在覺得如此困難?不論是開發還是應用,這里面有一個根本的轉變,就是說其實你的價值不一樣,我們所追求的價值不一樣,創造價值的路徑和方法也不一樣,在這兩種不一樣的情況下,你再去做就不一樣,我們先來看幾乎我們創造價值的平臺,在60年代以后,一直到互聯網出現以前,2000年左右我們基本是第一代的平臺,PC的平臺,從2000年互聯網的大規模興起之后,我們現在在第二個平臺上,就是互聯網的服務,PC互聯網服務器分布式的服務,可是從現在開始,我們很快的會進入一個新的發展平臺,這個平臺和前兩個平臺最大的區別就是的開放性,它的客戶驅動性,它的隨時性以及它的開源性,這個平臺的特點像我們今天講到的一樣,它是以移動設備與云的應用,以大數據的分析為中心的,為什么這樣一個特性是大家追求的呢?我們再看這張圖,這是IT和全球的信息產業的ICT產業支出的圖,按照年增長率來講,第二個平臺,比如以PC機,以服務器來說,每年復合增長率只有12%,遠遠低于GDP的增長,也遠遠低于IT投入的增長,可以看到,實際IT投入的大部分都投入到了這個地方。第三平臺,換句話說是以這些平臺為基礎的一個新的平臺,在這個平臺上面,我們會看到,它的增長是15%,這個平臺顯然也是未來我們所要面對的,和我們要工作的主要的平臺,我們也做了一些預測,就是這個平臺現在產值應該在2萬億元左右,到了2020年的時候會達到2萬億美元的產值,是一個非常大的平臺,有了這樣一個平臺,我們繼續向下看,實際上這個時候我們會發現,我們的產業的架構和創造價值的結構,我們的產業鏈發生了很深刻的變化。
比如說我們過去從單機逐漸過渡到現在的IT設備、通訊設備和媒體互相的融合,過渡到這樣一種情況,基本上屬于1.0版的,就是單向的溝通,未來會過渡到2.0版的溝通,就是以云移動、大數據基礎的第三平臺,這個時候我們看它的產業鏈和價值,剛才很多人講,其實服務外包的產值利潤從30%降到10%,有的人告訴我3%—5%左右,這個時候要追求創新的結構,什么樣的結構是創新的結構呢?這個時候我們會說我們進入一種信息社會的結構,信息化的企業結構,信息化的社會結構,這種結構我們來去看一下,我們大家都知道,在今年年初的時候,全球的IT界,全球的經濟界都在討論什么樣的經濟是我們下一代要經歷的經濟,在討論過程中,大家發現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都要升級、轉型,升級轉型用什么來做呢?我們在這里說其實這些升級轉型,有人說把它IT化或者信息化,其實我們要做的主要技術有四個技術,云的技術,數據的技術,大數據的技術,互聯網的技術,社交網絡的技術,但是實際上有人把它稱之為第四產業,這個產業并不是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再創造一個產業,而是用IT技術用新的平臺創造一個新的價值鏈,換句話說是用新的技術為驅動,創造存在于企業之間的這樣一種模式,這個模式很簡單,我們叫智慧產業,智慧城市也好,大家都提到了智慧,智慧其實簡單來說就是信息化、IT化、數字化,用數字來做結構和決策,前一段時間,英國的經濟學家上個月的時候發表了一篇文章叫《第三次工業革命》,可能大家看過這篇文章,也引起了很大的討論,他講到,我們現在正在進行第三次工業革命,第一次工業革命是18世紀末蒸汽機的發明,第二次工業革命是1910年左右美國的伏特汽車 ,現在工業時代典型的工業化管理,第三次工業革命是數字化的革命,可以說是把所有的東西都用數字來衡量,都把它變成一種信息的產業,用信息的產業和技術改造前面的產業,把它變成一個智能化的過程,所以我們提的一個口號,大家過去看過摩登時代就是第二次工業革命,亨利福特說過一句話,我只要一雙手,為什么給我一個人,我們只要機器,機器是人的附屬品。 換句話說,下一代的經濟就是把機器變成人,讓我們的流程,我們的服務,我們的生產過程把它智能化,這是我們想要追求的目標。那么,在這個過程當中,其實最根本的轉變還是一種思維模式和價值觀的一種轉變,這種價值觀其實我們過去經常聽到,我們現在的工業革命,我們現在的企業架構,我們現在所處在的經濟模式或價值鏈,大家認為是天經地義的,不對,其實不過存在了100年左右,100年前,公司和客戶之間的關系,公司和員工之間的關系都不是這樣,下一代的企業會是一種什么樣的關系?這個價值其實10年前的時候,連線雜志有一個編輯叫凱文·凱麗,她到過中國,去年來中國做一次講演,她曾經提到新經濟新規律,不管翻譯成什么,這里面她有經典的語錄,比如我們說到什么是企業?第一個下一代經濟非常明顯的一個特點就是我們在這個書里的引子是德克薩斯州立大學, ,為什么有快速的成長和快速的消亡呢?和摩爾定律就一樣了,18個月的時候性能翻一番,價格會削減一半,大量的企業沒有跟上經濟發展步伐的企業被經濟發展者拋棄,未來的職業是什么?其實很簡單,就是越來越像網絡一樣有同時性和多樣性,十年前有20%的美國的工作者和美國的員工已經不是面對一個老板,面對的是一個網絡,劉總前面也講了,是一個開放性的社會,王陽也講是一個開放性的網絡,網絡經濟主要目的就是把公司和產品一個一個除去,最后鏟除工業經濟,這一天必然會來到,而且在不遠的將來。我們現在熟悉的一套經濟管理的模式和規律,企業管理的模式很快會過時,實際我們是站在過去管理的模式和過去的價值鏈,如果這樣的話顯然不能適應未來,還有未來的組織,公司會是一個什么樣?她說網絡經濟是由小的公司組成大的組織,這典型是云的架構,這種云的架構,十年前還沒有提出云,并且保證小到組織的自有性,這種架構是創新的架構,這里他提出了很多規律,不能一一去講,比如蜜蜂比獅子更重要,獅子是百獸之王,可以霸占一個地方,讓這個地方成為領地,蜜蜂靠網絡,靠群體的集群,蜜蜂如果連起網來可以知道全球的天氣、蜂蜜、花粉在什么地方,未來的網絡經濟也是這樣,這些智慧非常多的在十年前有人提到, ,當時我也看過這本書,當時并不以為然。
推薦閱讀
傳Pinterest今夏推iPad和Android應用及正式API
北京時間6月15日消息,據外國媒體報道,知情人士透露的消息表示,社交媒體新興企業Pinterest計劃于今年夏天推出三款重量級的產品:一款正式的API(應用程序接口)、一款iPad應用和一款Android應用。 Pinterest是一個>>>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圖文:云華時代有限公司董事長郭興
地址:http://www.brh9h.cn/a/22/20120615/686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