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鴻祎始終認為,他是中國互聯網最大的失敗者。曾經有個100億美元市值的機會就擺在他面前,但他卻搞砸了,而且還惹了一身罵名。這個機會就是搜索。1998 年周鴻祎創立了3721,這是中國最早的互聯網公司之一。2003年在將3721賣給雅虎時,周鴻祎一只腳其實已經踏進了中文搜索市場。提起李彥宏的百度上市,周鴻祎稱之為自己“百億美元的教訓”,周鴻祎人生的第一個低谷是他從雅虎中國出走后,2006 年3 月周鴻祎出任奇虎360公司(以下簡稱“360”)董事長, 4個月后,360推出了360安全衛士,這款簡陋的軟件只有一個功能: 查殺一切流氓軟件。這種激進的做法得到用戶擁護,周鴻祎自己卻成為眾矢之的,招致幾乎整個行業的討伐。打開網頁,鋪天蓋地罵聲一片,周鴻祎一度覺得自己過不去這一關了,心情低落到極點,“但是我站起來了,是個男人就要拿出實際行動!
在中國互聯網乃至整個商業界,很難找到像周鴻祎這樣個性鮮明的企業家。他在公開場合經常忘記掩飾自己火爆的個性,總是高調回應任何挑釁,讓自己的公關部措手不及。他幾乎與中國互聯網領域所有最聰明的頭腦過過招,雖然互有勝負。對于競爭對手,周鴻祎作風彪悍:“有人向我吐口水,我就吐回去!痹谝粋崇尚“和氣生財”,以中庸為美德的社會,周鴻祎卻六親不認,并公然“斷了許多人的財路”。
而在中國互聯網市場,周鴻祎總是肆無忌憚破壞這個江湖表面的默契和規則,這讓他挨罵成為必然。
但就在2010年10月,就在360與騰訊公司那場著名的“3Q”大戰漸入尾聲時,一個念頭卻始終縈繞在周鴻祎腦海中,揮之不去:“360要到美國去上市,要成為一家美國(式的)互聯網公司!痹谥茗櫟t好斗、彪悍的外表下,是強烈的危機感,“誰覺得安全誰就離失敗不遠了!
周鴻祎是個天生的創業家,就像大多數創業者,周鴻祎從來不是個安分的人。他曾經就這個問題與丁磊交流過,發現原來大家在中學時代就總想著要改變點什么。周鴻祎是技術出身,他一直想做出與眾不同的產品或服務,改變很多人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他也總有一些新鮮的想法。
當年在北大方正,周鴻祎曾經開發過一套電子郵箱系統,也是在那時,他接觸到互聯網,發現了“免費”的價值。但領導卻不理解:“一個好東西為什么要免費?”于是,這套系統被束之高閣,無人問津。那時的周鴻祎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庇谑情_始了他一連串的創業史。
如果暫時撥開3721“流氓軟件”的惡名,你不得不佩服想出這種模式的大腦。回顧周鴻祎的創業史,罵他也好,恨他也罷,但必須承認,他所設計產品的獨創性。直到今天,很多互聯網公司仍在繼續著已經灰飛煙滅的3721 模式。而在3721創立初,整個中國互聯網都處在盲目和躁動中,所有公司都在無所不用其極地獲取流量!澳菚r整個互聯網都覺得3721 的模式好。”但當桌面彈窗、工具條以及卸不掉的各種插件在2006年左右,成為用戶電腦桌面的災難時,周鴻祎這個打開潘多拉魔盒的始作俑者必須站出來承擔責任。
“是我開始的,就由我來結束吧!本瓦@樣,周鴻祎切入了互聯網安全市場。現在無法了解,究竟他是懷著何種心情進入這個領域,只知道投資人最初以為他是要做搜索引擎。周鴻祎承認那時他只是有“模糊的方向感”,但也許是無知者無畏,這次他卻找到了通向理想之門的鑰匙。
3721的創業史和慘痛失敗讓周鴻祎改變了對于互聯網的很多理念,而最深刻的一條莫過于“用戶體驗”!坝脩艉脨簺Q定產品生命,而產品是互聯網公司生存發展的基石”,他說的沒錯,這是一個“成也用戶,敗也用戶”的市場, 3721的失敗正是今天360的成功。
就像其董事長周鴻祎,360也是一家愛憎分明的公司。競爭對手恨他,這讓每一次360出現的任何錯誤或失誤,都會演化成一場危機公關大戰。但在用戶用腳投票中,360卻又是最大的贏家,哪怕是在經歷了那次“艱難的決定”。
在2011 年,360收入達到1.68億美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長了191.1%。凈利潤達到1,560 萬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了83.4%。而更令周鴻祎激動的是,360產品的月活躍用戶數首次超過4億。僅用了4年時間,360就在用戶數上可望達到和百度、騰訊一個級別,而這意味360很有希望成為繼騰訊之后,中國第二家互聯網平臺公司,“雖然我們體量還小!
360脫胎于殺毒軟件市場,但它卻又用“顛覆式創新”,重建了這個行業的游戲規則。雖然與騰訊關系微妙,但360的盈利模式卻與騰訊殊途同歸。360借助免費的安全服務獲取用戶,然后通過互聯網入口“360安全瀏覽器”,將這些用戶轉化成互聯網用戶。再通過與游戲、電子商務等合作伙伴分享流量,獲取利潤。騰訊盈利模式的核心是“社交”,而360則是“安全”。而且,隨著互聯網以及移動互聯網各種應用的不斷豐富,安全已經成為互聯網用戶最基本的需求。可以說,周鴻祎這次抓住了核心。
這種模式完全顛覆了過去殺毒廠商依靠賣殺毒軟件盈利的模式,但這也讓周鴻祎是中國互聯網領域的“另類”。360在一年前去美國上市時,找不到任何在美國相對應的“國外大哥”。幾百場路演,周鴻祎不得不一遍一遍向投資者解釋:360是誰?它干了什么?它怎么賺錢?在周鴻祎看來,過去殺毒廠商只是把“安全”定位成殺病毒,但是今天“安全”的定義已經延展為用戶在使用電腦和手機時,速度是不是更快,隱私、數據是否安全?
360重新定義了互聯網安全,尤其是這種免費模式,幾乎革了傳統殺毒廠商的命。但在當年,所有的殺毒廠商都在說:“周鴻祎,你必然失敗”!按蠊疽渤绹,小公司也在抄,沒有任何優勢,怎么生存。”這就是周鴻祎的想法,但資本市場卻認可了周鴻祎的故事。在360的機構投資者中,不乏凱斯博資本(Keywise Capital)、耶魯基金這樣的主流投資者。而且,就在去年底做空中概股的風潮中,360與做空機構Citron大戰5回合,但截至目前,360股價卻不降反升。360強悍的個性與投資者對它的信心可見一斑。
在周鴻祎看來,商業世界成王敗寇,一切商業模式都是馬后炮,而成功則是一系列的偶然事件。創立360 時周鴻祎并沒有考慮過商業模式,在技術上360 其實也沒什么復雜的算法或者高不可攀的門檻。讓360 在幾乎是全行業的圍剿下走到今天的,不是什么高瞻遠矚的戰略布局或巧妙策劃,它靠的就是“用戶”!拔覜]有別的選擇,我只能討好用戶。”這一次,周鴻祎很清楚自己應該做什么。
推薦閱讀
>>>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周鴻祎:始終光腳
地址:http://www.brh9h.cn/a/22/20120613/674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