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交會開幕后,負責現場指揮的工作人員日夜奮戰,雖然臉上寫滿了疲態,但討論工作、安排會議各項具體程序時卻一絲不茍。昨日,記者走進緊張籌備今日北京主題日的指揮中心,采訪了北京市商務委副主任申金升,了解了京交會舉辦的深層次意義以及北京服務貿易的發展狀況。
加速北京高端服務業態聚集
本刊:您覺得京交會對北京服務貿易會有怎樣的影響?
申金升:京交會全面展示了北京服務行業的優勢領域和優勢企業。京交會作為推介和洽談平臺,讓服務企業和海外客商實現了零距離接觸。
本刊:您能否結合首屆京交會的特點,具體談談其對服務行業的意義?
申金升:首屆京交會的一大特點是綜合,它涵蓋了服務行業的十二大領域。不僅如此,京交會的作用是,不單促進服務業自身加快發展,更為重要的是幫助國內外企業建立溝通,加深服務領域和關聯服務行業間的深度融合,企業間的市場資源進一步擴展,為企業帶來巨大商機。京交會為北京服務貿易提供了重要契機,服務企業不僅要“走出去”,北京還要“引進來”國外高端服務企業,加速高端服務業態的聚集。
本刊:為期5天的京交會已接近尾聲,京交會是否達到了預期的目的?
申金升:從目前來看,本屆京交會大量交易成果成功實現,“交易”目的得到了廣泛而深刻的體現。同時,本屆京交會還舉辦了一系列的高峰論壇和推介活動,政界和企業界人士云集,讓與會者在思想碰撞中激發了合作契機。
服務貿易不同于商品貿易,參展企業和主辦方通過首屆京交會積極探索服務貿易自身的交易形式。
北京企業“走出去”水平在提高
本刊:據您了解,有哪些企業通過京交會平臺拓展了業務?
申金升:中關村服務貿易協會此前參加中國服務貿易大會(京交會前身)時,與英國國際視聽傳媒主席建立了聯系。此屆京交會期間,英國的國際視聽傳媒主席到會,雙方建立了長期合作。
此外,遠道而來的烏拉圭企業反映,通過此屆京交會,他們認識了很多從事信息服務的同行,拓展了視野。
本刊:目前北京企業“走出去”的水平如何?
申金升:以非洲為例,北京企業在非洲17個國家有投資,44個國家承包工程。
北京企業在非洲承接的項目由原來單純的建筑工程等發展到農業、高科技等領域,北京企業“走出去”的水平在提高。
本刊:服務外包是北京服務貿易的重要領域,這方面的情況您能簡單介紹一下嗎?
申金升:北京最早進入服務貿易的企業是基于IT產業的計算機服務外包。作為中國最早開始離岸外包服務的城市,專門承攬服務外包業務的企業達到400多家。在全國十大服務外包領軍企業中,北京企業占了四席。
北京館體現“三個北京”
本刊:6月1日是北京主題日,您又是北京展館的主要策劃人。請您介紹一下北京展館的亮點。
申金升:北京展館的思路不僅介紹了北京在服務貿易方面的發展情況和典型作品,在表現內容、實現手段以及表現方式等方面集中體現了“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綠色北京”的理念。
在90多平方米的北京館展區,沒有一張紙質宣傳材料。電子簽名可以永久存檔;用智能手機拍攝展區的二維條形碼,可以在手機上隨時觀看北京展館的具體情況;通過3D電子地圖,觀眾動動手指就可以看到北京五環內的標志性地點,省去了此前用大面積沙盤呈現城市格局的繁瑣工作。
這些科技手段的運用,體現了低碳環保的理念。
展館區可讓觀眾親身體驗,實現互動,體現出人文色彩。
本刊:北京展館從策劃到最后完成,用了多長時間?
申金升:大概三個多月的時間吧。
本刊:在內容選擇上,您覺得具有挑戰性的工作是什么?
申金升:在90多平方米的展區內,不僅要介紹北京服務貿易的發展情況和北京服務貿易的全貌,同時還要將16個區縣的功能區全部囊括,這在內容截取上確實下了一番功夫。
推薦閱讀
正大企業大學副校長王峰一直覺得自己挺幸運——今年,正大集團向旗下正大企業大學投入3300萬元,讓正大企業大學的人才培訓與開發項目從卜蜂蓮花超市拓展到正大集團旗下農牧、食品加工、房地產等領域。 3300萬元,遠遠>>>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京交會加深關聯服務行業融合
地址:http://www.brh9h.cn/a/22/20120601/649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