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彭志堅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拿出了死磨硬泡的精神。最后李樹斌沒辦法,撂下一句話:如果你們真的有興趣,就一星期內敲定吧。“當時我想,騰訊這么大的公司,肯定不會這么快做決策。”李樹斌說。
但讓李樹斌和魯明沒有想到的是,不到一周,彭志堅打來電話,說,“我們可以投,方便的話就請你倆準備一下去趟深圳見下Pony(馬化騰)他們,可以對騰訊有一個更全面的了解”。
李樹斌至今還記得去騰訊總部的情景。“一天時間安排的非常緊湊,和業務線開會,見各位副總裁,見劉熾平(總裁),最后在下午見的是馬化騰。”據說那天下午馬化騰遲到了10分鐘,不停地給李樹斌和魯明道歉,最后又親自坐電梯把他們送到樓下。“一點架子也沒有。”李樹斌說。
而這次深圳之行,也讓李樹斌他們見識了騰訊的務實。“馬化騰問的都是非常細的問題,而且都是關鍵問題,沒有一點水分。”回到北京后,魯明和李樹斌決定接受騰訊的投資。“還有一個更現實的問題,騰訊的錢我們可以不拿,但是,如果競爭對手拿了怎么辦?任何創業者都會知道這個問題的重要性的。”李樹斌說。
黃建:騰訊投資絕對不是"引狼入室"
2010年年底,一款叫“胡萊三國”的游戲開始在騰訊開放平臺上嶄露頭角。彭志堅找到胡萊三國的團隊,希望投資他們。“從年底開始談,一直到2011年上半年敲定交易。”胡萊三國的CEO黃建說,當時胡萊并不缺錢,但想到騰訊能夠提供的資源,還是決定接受投資。不過,胡萊創始人喬萬里和黃建提出兩個條件:第一,騰訊只能買進小額股份;第二,不能進董事會。
“真的是有點不放心。你想,它自己也做社交游戲,而且做得還很好,我們當時感覺胡萊與騰訊自己的產品比,還是隔了一層。”黃建說,雙方在進不進董事會這個問題上,吵了很長時間,“可以說是和Richard(彭志堅)拍了桌子。”原因是,騰訊不僅要進董事會,還要包括其游戲業務線的人。最終權衡利弊,胡萊還是接受了騰訊的董事會成員要求。
2011年,胡萊開始從社交游戲向頁游轉型,伴隨而來的是收入上的陣痛。有一次開董事會,胡萊創始團隊向投資人交待過去一個季度因轉型而導致的收入下降。“本來準備好挨罵了,沒想到散會之后第一個請我們吃飯、安慰我們的就是騰訊的人。”黃建說,合作之后才發現,絕對不是引狼入室那種感覺,他們給的資源、協調真的很多。
匿名創業者:騰訊的內部競爭要比外部更激烈
把騰訊業務線的人放進被投公司的董事會,是騰訊投資的顯著特色,幾乎每一家被投企業都有來自騰訊相關業務線的負責人。這種安排的一個好處是,真正實現了雙方在產品層面和團隊方面的無縫對接;難點在于,可能會讓距離最近的兩個競爭對手在同一個董事會上。
騰訊曾經投資過一家公司,這家公司在手機上的直接競爭者就包括騰訊自己做的一款產品。“一開始就有競爭,他們的人還在我們的董事會上,說不別扭那是瞎話。我們是被投企業,人家是自己培養的,血緣關系就是不一樣,這一點必須得承認。”這家公司的創始人說,但是好處在于,騰訊系的企業之間的競爭,是良性的,“在市場上我們與拍拍團隊真刀真槍地干,但私下里大家都是哥們,去深圳我們一塊吃燒烤、喝啤酒。”
如果把中國互聯網視作一個江湖,那么在騰訊內部就還存在另外一個生態系統。“大江湖的競爭是沒有底線、沒有秩序、沒有仲裁者的,有點笑傲江湖的意思,反正大家都是無法無天。在騰訊這個‘小江湖’,競爭甚至更慘烈。你行不行,拿產品和業績說話,其他都是廢話。但是,不同在于,騰訊系內部的競爭,是良性的,有道德底線的,有秩序去遵循的,它更像一個‘法治社會’。”這位創業者對記者總結道。
【想看更多互聯網新聞和深度報道請關注樂購網官方微信。(微信號:樂購網)】
推薦閱讀
“對于我來說,拿著一個破包走在路上不會被人認出來,這是一件幸福的事。”和絕大多數手機領域的老板不同,云狐網絡董事長董德福是一個喜歡低調的人。 和今天國內的幾個手機大佬相比,他玩手機更早。在手機功能機時代>>>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騰訊喜歡什么樣的創業者?
地址:http://www.brh9h.cn/a/04/20130416/2652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