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我和文勝是否有相像的地方,”伊光旭說,“我覺得有,而且可以概括出來:我們在做事之前會做很多功課,了解市場,希望創造一個比之前最好的更加好的產品。辦法很簡單,先關注別人怎么做,比別人多做半步,這就行了吧?”
一位曾與廈門互聯網圈打過交道的創業者說,相比北京、杭州與成都,廈門這些互聯網創業者看上去都不是同一個類型,給人感覺奇奇怪怪,有點像臨時拼湊成的,但共同特點是,做出的產品很叫座。伊光旭喜歡廈門,一是人不浮躁,二不吹牛,三不挖墻腳,他們彼此做的事情也并不重樣,不愛跟風,不會把硅谷模式當做統一模板。每天從家住的小區大門出去,前面人都會幫后面的人拉一下門,這讓伊光旭感到溫馨。廈門離他的老家南平并不近,開車要8個小時。兒子放在南平,他和老婆出來打拼。不過老婆主要賦閑在家!八芟矚g現在的狀態。骨子里我還是有一點大男子主義的!
“虎口拔牙”愛好者
在微博上運營大號之前,伊光旭在豆瓣玩小組。沒錯,這么一個以文藝范兒、純凈著稱的社區,被伊光旭用來“練手”了。
“我敢虎口拔牙嘛!”伊光旭說。
其實他在用對成功的強烈欲望來為自己壯膽。從大學時閱讀海量名人傳記這一點,你能看出他對成功有多么渴求:心不在焉地上大學,一心只想做自己的事業,迫不及待地準備小試牛刀。
他就讀的是南京的解放軍理工大學,軍校明文規定學生不能從事商業化的活動。他就盯上校園那些“軍屬商店”,找了一家生意最差的,想辦法找到老板提出接手,或者租一些面積給自己經營。那位老板也不拘一格,說沒事你試吧,出了問題我給你擔著。
伊光旭急于上手,又沒錢,他的同學們也是無產階級,無計可施時,他不知哪根筋搭錯了,竟然想到去找老師。有一位老師與他只是一面之緣,他也不知自己哪來的勇氣,編了一條短信發給老師,大意是:我們一起做生意吧。
更不可思議的是,那位老師回復他:挺好,我可以幫你。伊光旭當天晚上就用A4紙寫了一個“商業計劃書”,他希望把軍屬商店改為面向學生們租書的書店,名叫“書芳齋”。一周后,那位老師成了他的第一位天使投資人,投了5萬元。到大四時,他的書店開成了連鎖,解放軍理工大學面積很大,伊光旭的兩家“書芳齋”里放滿了各種言情小說,最主要的客戶是那些情竇初開的女同學,每本書都有十分清晰的條碼,分類也很具體。一群小女生趨之若鶩。
“有時候你得死馬當活馬醫!币凉庑裾f,“很多牛人在大學時候絕對沒閑著,腦子比較活絡,大一大二的時候很不合群,容易被人看不起,大四時絕對牛逼。”
但這個牛人在大四時讀不下去了,退學后一門心思找創業靈感。他考慮過賣雜糧,但“做傳統生意還得找家人出錢,唉,算了”。除了讀人物傳記還要讀《商界》,里面的文章,甚至一大串邊邊角角貌似不靠譜的廣告,他都讀得很細,“那些也都是潛在的創業機會嘛!
2008年,他做了一家類似于“趣玩網”的創意類網站。在當時,他的初衷與現在諸位創業者在微博上的訴求一樣,想找個社交平臺幫導流量,“忽悠點兒人過來”。
在豆瓣上,他先觀察那些小組里面究竟誰在發帖,發什么帖,積極回復的有誰;然后是小組主題,哪些小組比較吸引人,哪些小組聽上去不錯實際上沒那么高活躍度。依照他的“競爭不激烈”原則,他開的小組在3個月之內就有了十幾萬用戶。
推薦閱讀
[導讀]為籌資活動奠定基礎需要多年的辛勤工作、長期關系甚至是很多運氣。 Nomi聯合創始人科里-卡帕索 北京時間2月14日消息,創業公司Nomi聯合創始人科里·卡帕索(Corey Capasso)近日在美國科技博客Business Insider上>>>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冷笑話創始人草根微博奮斗記 開始轉戰微信
地址:http://www.brh9h.cn/a/04/20130216/2596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