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從正規銀行渠道無法獲得信貸,信托、委托、擔保融資條件又不具備時,如果有熱心的“PE”上門,你還能把持得住嗎?
江湖上有這樣一群“投資公司”,他們物色急需融資的中小企業或個人創業者,并表明投資意向。前提條件是,這些急需資金的企業和個人必須委托其指定的第三方資產評估公司,為所投資的項目進行評估,出具評估報告書。看上去似乎一切正常,但吊詭的是,在拿到評估報告后,這些所謂的投資公司態度竟大逆轉,以各種理由拒絕投資合作。
《金證券》記者調查后發現,這些打著投資幌子的公司的真實動機是,利用融資方的急切心理,與第三方評估公司沆瀣一氣,背地“共享”十幾萬至幾十萬不等的評估費。不僅如此,投資公司之間往往還相通客戶,借機生利。
以虛構投資事實為誘餌,包裹著看似合法的外衣、以詐取數額不菲的錢財為目的,“假風投”屢屢得手背后,凸顯主管部門監管“真空”和受害人維權窘境。
美女PE釣魚 融資客懵懂被“下錢”
“大專畢業后我就進了公司,負責最前端的客戶預約。在大概前后一年半的工作期間,我經手的客戶里面,沒有一個真正融到錢的。” 聲音甜美清脆的小敏(化名)告訴《金證券》記者。
作為“假風投”開展業務的第一步,像小敏這樣的前端崗位主要負責上網搜尋客戶信息、甄別客戶資金實力、電話預約見面等工作。如果幸運,約見的客戶上門或者進一步做評估書,小敏就能拿到幾百元到千元不等的提成。
放餌
“我們不是坐等客戶上門,而是主動出擊。”小敏對《金證券》記者透露,自己在網上主要搜尋中小企業信息,特別是那種剛剛成立、留有手機號碼的企業;然后再根據電話號碼打過去,主動表明有興趣投資。
“這些企業往往剛建立不久,留的手機號碼一般都是法人或者主要負責人。他們有融資需求,容易上鉤。”小敏總結起“經驗”。
瞄上潛在客戶后,初次打電話該怎么說話?這里面大有講究。
在小敏提供的一份《客戶初次電話回答內容》中,記者看到有這樣的內容:“我們公司融資最低限額為200萬元,融資期限1-3年”……“辦理期限為15-25個工作日,如果配合緊密,15個工作日即可辦完”……“客戶先期需提供相關資料傳真或郵寄給我們,進行項目的初步審核。如審核通過,將及時和您取得聯系,邀請您到我公司來面談,商討有關融資合作事宜。”
其實,客戶是否能夠按要求提供全套資料并不重要。投資公司只關心一個核心數據,以判斷客戶的資金實力,評估其“潛在價值”。
“我們讓客戶傳真法人代表身份證復印件、營業執照復印件、稅務登記證復印件等資料,其實只關注企業注冊資本是多少,看客戶有錢沒錢?”小敏透露,“比如營業執照上就有企業的注冊資本,有的企業注資只有幾萬,有的卻有上千萬。注資大的客戶出手往往闊綽,更容易被‘下錢’。”
下錢
下錢,是“假風投”圈內的行話,指的是客戶為融資付出的所有花銷。
《金證券》記者了解到,“假風投”下錢主要涉及四個環節:合同簽訂、項目考察、風險審核和投資條件談判。風險審核也稱“做書”,是指客戶到指定第三方事務所做的各類評估資料,包括風險評估報告、律師盡職報告、項目數據分析報告、可行性研究報告、盡職調查報告、項目計劃書等。這其中一環扣一環,被下錢的金額往往逐級放大。
“客戶不給資料也不要緊,我們會極力邀請他們到公司來面談。到了公司填一張登記表,也一樣可以看出客戶有錢沒錢。”小敏告訴《金證券》記者,“客戶初次上門是我們迎接,誰打的電話誰負責接待。但后面的具體談判就是項目經理接手了。”
為啥極力邀請客戶上門?小敏告訴《金證券》記者,“投資公司都喜歡租用銀行營業部附近的辦公樓,特別是在大銀行營業部樓上設置辦公場所。這樣一來,客戶往往會有種錯覺,以為投資公司像銀行一樣正規,下面的事就好辦了。”
鄭勁是新疆阿克蘇一家果品加工廠的老總,作為一個踏踏實實的買賣人,他未曾想過自己埋頭干實業,會在這方面遭到算計。
“我們在公司自己的網站上掛了一個想要融資的消息,希望能找人合作。去年6月份,接到投資公司電話后,我專門趕到南京去面談。”鄭勁(化名)告訴《金證券》記者。
“我辦的是正規企業,所以他們要的營業執照、項目資料等我都一一提供了。他們看完很滿意,提出要簽訂意向合同,然后派人去新疆實地考察,考察完就可以正式商定放款的事情。”他說,投資公司提出要交納1000元的合同費,想到很快能融資到位,自己雖然有些猶豫,但還是通知廠里會計打了款。
抽頭
小敏告訴《金證券》記者,雖然自己業務成績不錯,但因為前端下錢少,收入其實并不算高。“我們的收入分兩塊,基本工資和提成。月工資只有1200元,加上補貼1500元左右。如果介紹上門的客戶被成功下錢,我們才能拿到提成,上門100元、做一份評估書500元。客戶被下錢越多,提成越多。”
她透露,經理的提成更高,雖然具體抽多少提成不太清楚,但做得好的話,“每個月賺幾萬塊不是難事”。
客戶能不能上門?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小敏這些“打頭陣”的前端業務員。所以,形象親和、聲音甜美成為“投資公司”招聘這些人的主要標準。
“剛進公司時,公司會對我們進行業務、形象等訓練,感覺很正規。”小敏直言,“但我做了一年半,每個月上門的客戶少說也有七八個,卻從沒看到一個成功拿到錢的。相反,客戶還要討好我們那些業務經理,吃飯喝酒不算,還送高檔煙酒禮品。”
小敏她已經準備離職,她對《金證券》記者坦言這份工作讓自己心理壓力太大。“那些被下錢的客戶經常會拿我們這些業務員出氣。我們被罵騙子都是輕的,更難聽的話都有。我也逐漸覺得,自己做的事情是昧著良心的。我不能再這么干下去,我得離開。”
推薦閱讀
當大部分企業告訴你,他們的成功只是因為企業過于精干,而且沒有籌集到豐厚的資金時,會有一家公司告訴你,他們的成功是因為公司在有能力的時候積累了資金,并且用這筆資金度過了經濟蕭條的寒冬。 當大部分企業告訴你>>>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brh9h.cn/a/04/20130122/2568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