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福特認為,在直銷和傳銷之間并不存在什么灰色地帶,中國的這兩部條例對直銷和傳銷的區分解釋得十分清楚,這些企業之所以能夠生存至今,是因為“顯然他們有高層的關系,當然誰也不知道這會持續多久”。
這一次,“中槍”的是在中國市場的“直銷”企業。
美國東部時間8月7日上午,幾個月前做空恒大地產的著名機構香櫞研究(Citron Research)又一次向市場發出做空報告。此次香櫞針對的,是在紐交所上市的美國企業如新企業集團(下稱“如新”)。
香櫞的報告聲稱,如新說他們在中國做的是直銷……根據香櫞的調查報告,實際上他們做的是傳銷,而傳銷在中國是非法的。由于其大量依賴中國市場的收入,香櫞因此質疑,這家企業將要面臨的法律糾紛將直接造成其收入的巨大損失。
“有句話說‘除非被發現是個問題,否則就永遠不是個問題’!碑斕,香櫞創始人安德魯·萊福特(Andrew Left)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的)法律十分清楚,比美國的同類法律清楚得多……我不理解如新為什么能夠(在中國)生存到現在!
被萊福特高調質疑的這家企業在中國的實體,是“如新(中國)日用保健品有限公司”(下稱“如新中國”),主要銷售護膚、養生和保健產品。這是家在中國市場浸淫8年、投入超過1億美元的美資企業,在全球擁有超過85萬個分銷商。
當天,如新股價跌去9.21%,報收44.36美元。在香櫞報告發出后的不到半小時內,如新的股票一度跌幅超過13%。
記者聯系到如新美國總部。面對香櫞的質疑,其公關經理Sydnee Fox發來的聲明則悄然將后續責任推到個人身上:“我們有信心,在中國市場的運營是符合中國法律法規的……任何銷售人員不遵守當地法律或公司政策,將受到應有懲處。”
但她拒絕對記者的進一步追問進行置評。
有意思的是,在商務部最新的“已獲得直銷經營許可并完成服務網點核查備案的企業列表”中,如新赫然在列。與其同列的還有另外29家企業,包括雅芳、安利、歐瑞蓮等較為知名的公司。
如果坐實,香櫞報告或將有連帶效應。萊福特向記者透露,盡管現在只是做空如新,但他對于這個列表名單“很感興趣”,有可能繼續調查名單中哪些企業存在傳銷行為。
香櫞一手證據確鑿
香櫞指控如新,顯然有備而來。
萊福特向記者解釋他盯上如新的原因:“我發現(如新)在中國的收入增長異常迅猛,不通過傳銷方式而只依賴直銷,是很難做到這一點的!
從報告中可以發現,萊福特最早盯上如新,應該是今年5月份左右。他雇傭了中國人為其服務,扮作希望加入如新銷售團隊的顧客,深入調研,并拿出了不少一手證據。
根據中國2005年11月開始實施的《禁止傳銷條例》,傳銷是指組織者或者經營者發展人員,通過對被發展人員以其直接或者間接發展的人員數量或者銷售業績為依據計算和給付報酬,或者要求被發展人員以交納一定費用為條件取得加入資格等方式牟取非法利益,擾亂經濟秩序,影響社會穩定的行為。
簡而言之,傳銷行為有幾大特征:繳納費用取得加入資格、發展下線以及明確的傳銷資金鏈。
香櫞報告中的關鍵部分,是其調查團隊的兩名成員,在上海、北京和合肥三個城市和如新銷售網絡成員接觸后的記錄報告。萊福特拿出的證據,都指向這三大特征。
記者在香櫞提供的6月18日上海報告中發現,其調查人員被告知,如果要加入如新的銷售團隊成為一名“一般雇員”,就必須要繳納5000元人民幣購買產品。在6月8日北京的報告中,另一名調查人員也得到了相同的信息。而在合肥,這筆費用則上升到了15000元。
而根據中國的《禁止傳銷條例》,此類入門費用被嚴格禁止。
與此同時,在香櫞調查人員對這三大城市門戶網點和銷售人員的接觸中發現,金字塔形的銷售網絡和資金鏈條清晰可見。
根據這份上海地區報告,如新的工作人員表示,公司的銷售分為“一般雇員”和“直銷人員”。兩者的區別在于,前者條件更加苛刻:沒有嚴格的公司系統管理規范,沒有如新的工作證明,沒有銷售地點的限制,得到的收入需要分給“上家”,業績沒有達標將被解雇等。
香櫞的證據顯示,合肥的“一般雇員”李珊珊(音譯)告訴調查者,一旦成為她的“下家”,其收入需要嚴格按照比例分配給李珊珊本人及其另外5個“上家”,這些人構成了整個金字塔銷售模式的縮影。
根據合肥調查者獲得的證據,李珊珊畫出了一張簡易的銷售鏈條圖,顯示了從銷售人員“第一代”發展到“第六代”人數的劇增。如果第一代有12個“一般雇員”,按照每人發展兩個“下家”的速度,到了“第六代”“下家”,整體數量就達到756個。假定每個人當月的銷售額達到1.2萬,那么作為“第一代”銷售人員,就會得到銷售傭金36.89萬元。一旦“升官”,則銷售傭金比例會依據收入依次提高,最高可達到25%。
“這很明顯就是傳銷行為!比R福特說,“不能因為每個人都這么做,就有理由違反法律!
如新的回擊
但如新方面并不買賬。
如新的聲明表示,由于中國的法規特殊,因此如新在中國市場的運營和在全球其他地區的有所不同。在中國,如新通過零售店鋪開啟銷售網絡,其中包括直接雇傭的銷售人員(Employed Sales Force)以及合同促銷員(Contractual Sales Promoters)。
后者(“合同促銷員”)在香櫞的調查中,就變成了“一般雇員”,成為傳銷網絡中“下家”的主要組成部分。
如新方面表示,直接雇傭的銷售人員通過業績表現提成,這些表現包括銷售管理和領導的有效性,以及工作是否符合當地法規和公司政策。這一點和其他直銷企業沒有任何區別。
但如新的聲明中并沒有指明,合同促銷員是如何通過提成獲得收入的。
根據2005年12月起實施的中國《直銷管理條例》,直銷是指直銷企業招募直銷員,由直銷員在固定營業場所之外直接向最終消費者推銷產品的經銷方式。本條例所稱直銷員是指在固定營業場所之外將產品直接推銷給消費者的人員;而直銷企業,是指采取直銷方式銷售產品的企業。
與此同時,直銷員必須由直銷企業及其分支機構培訓,培訓合格后由直銷企業及其分支機構頒發“直銷員證”后,才可從事直銷。企業對他們不能收取任何費用,包括所謂培訓費在內。
如果香櫞的證據屬實,那么如新的“一般雇員”,顯然不屬于“向最終消費者推銷產品”的直銷員。
推薦閱讀
在與福建廣電、福州廣電、以及合作企業相關負責人的交流中,他們均提到了一個三方協議,那么,這到底是一份怎么樣的協議呢?這份協議又能揭露三奧股份的什么問題?經過多方打探,《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終于從有關方面>>>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香櫞做空如新 安利、雅芳進入視線
地址:http://www.brh9h.cn/a/04/20120809/805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