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華飛拖欠的2.1億元貨款能收回2000萬就謝天謝地了”,6月20日,安彩高科審計部部長王永平一臉無奈地對本報記者說。
此前一周,南京華飛被“打包”后的全盤資產在南京市產權交易中心拍賣。據進場的上海籍債權人馮先生透露,整個拍賣過程只有16分鐘,其中2分鐘是舉牌競拍過程。最終,此資產包被16號舉牌人以7.12億元底價競得。
當天,管理方對競拍人的相關信息秘而不宣,這引起諸多華飛債權人的抗議。拍賣現場甚至出動了特勤隊維持秩序。
令眾多供應商債權人不滿的是,如果根據南京中級法院5月18日裁定的變價方案,此次拍賣變現7.12億,在順序兌付債務后,227家供應商債權人最多也只能有1億左右的現金可供分配。而供應商的債權總額高達8.5億,破產清算后,華飛供應商的債權最多只能夠按15%的比例清償。
而根據上市公司南京熊貓2011年9月21日公告, 截至2011年6月30日, 作為南京熊貓參股公司的華飛總資產為15.2億,凈資產5152萬,而到破產清算時,總資產只有7.12億,近8億資產“不翼而飛”。
破產前已被掏空?
20年前,華飛曾經是江蘇最大的中外資合作項目。工商資料顯示,華飛公司成立于1988年4月,注冊資金28912 萬美元,LG飛利浦顯示件中國有限公司、江蘇省國際信托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南京華東電子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南京華東電子集團分別持股55%、25%、17.79%和2.21%。
隨著行業效益滑坡,2005年,南京華東電子集團將其所持的華飛2.21%股權與南京華東電子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進行資產置換。
2006年5月,江蘇省國際信托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將持有華飛25%的股權作價5億元轉給南京熊貓抵債。至此,華飛的股東中,飛利浦占股55%、南京熊貓持股25%、華東電子持股20%。
按照華飛董事會的說法,截至2011年3月末,華飛累計虧損21.66億元,對外負債總額13.45億元(其中拖欠供應商8.08億元)。董事會決定2011年3月22日終止經營,停業清算。
目前的統計顯示,華飛普通債權人有227家,其中最大的債權人是安彩高科,有2.7億元拖欠款項。最小的是南京天龍綜合經營公司城北經營部,被拖欠740.5元,據說是一筆水果錢。
華飛破產涉及南京熊貓、華東電子集團等上市公司,但華飛董事會宣布停業時并未及時發布公告,更觸發了外界猜疑。
根據南京熊貓2011年9月21日公告,截至2010年12月31日,華飛總資產為16.88億元,凈資產3.37億元;截至2011年6月30日,總資產15.2億元,凈資產5152萬元。
2011年8月,只有461萬債權的北京化工廠向南京中院申請華飛破產清算;2012年4月,南京中院裁定華飛破產。變價方案中可供清算的總資產只有7.12億元,相比截至2011年6月30日的數據,近8億資產不翼而飛。
地價5年縮水2億?
在8億資產不明原因“蒸發”之后,剩下的7.12億元總資產如果順利變現,依照法定清償順序,在刨除拖欠社保、職工安置以及銀行貸款后,將只剩下約1億元可供諸多供應商債權人分配,這甚至遠遠不足各債權人的銀行利息。
對于這一結果,絕大多數供應商債權人表示無法接受。他們認為在這次破產清算中,華飛的資產被嚴重低估。
華飛公司股東、上市公司華東科技2007年10月20日的公告顯示,2007 年,北京北方亞事資產評估有限責任公司曾受委托對華飛的全部資產和負債進行評估,對華飛通過出讓和劃撥方式取得的共9 宗用地均被視為華飛的資產納入評估范圍,其中3宗土地調整到房屋構筑物中,剩余3宗住宅用地土地面積為4961.40 平方米。最終評估的土地使用權總價值3.56億元。
蒸發的8億資產: 南京華飛破產迷局調查
而在如今的變價方案中,不僅華飛早年獲得的325畝劃撥土地被剔除在評估范圍之外,納入本次破產清算的2001年取得的143畝工業用地,價值評估也僅有1.63億元。相較2007年的評估,僅地價就縮水將近2億元。在地價飛漲的這5年,華飛擁有的土地價值不漲反跌,被認為有悖常理。這是供應商債權人對變價方案不滿的主要原因。
南京市房地產發展促進會一位人士告訴本報,143畝工業用地價值1.63億元,這意味著平均每畝114萬元、每平方米僅為1709元。而以目前南京土地市場及華飛地段周邊土地拍賣均價衡量,華飛的這些土地市值至少在10億元,每畝約700萬元左右。
就供應商提出的質疑,南京華飛破產清算參與者、江蘇高的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宋輝6月13日表示,“因程序尚未結束,暫不方便回答。”而南京中院亦未回復本報采訪。
被“藏起”的劃撥地
華飛破產變價方案中引發供應商債權人不滿的另一焦點,是華飛早年獲得的324畝國有劃撥土地的處置。
“大家原來是希望華飛取得的工業用地能夠最大化拍賣來償債,但現在工業用地的資產被極大低估了,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希望能將另一塊資產,就是那324畝國有劃撥土地納入評估,進行拍賣,最大化地清償債務。”一位南京籍供應商債權人對記者表示。
供應商們相信,如果能把劃撥土地拿來拍賣,債務是可以全部償還的。
而華飛公司所在地因為有地鐵通達,土地行情是相當不錯的,在這一地段的中電頤和家園,目前二手房市價早已過萬。諸多南京籍債權人以此估算,325畝劃撥土地如果拿來拍賣,目前的市值應超過40億元。拿這筆錢還清供應商債務可謂綽綽有余。
然而,有關部門卻作出了另一種選擇。
變價方案顯示,華飛1989年獲得的324畝政府無償劃撥的土地未被納入資產評估范圍。一位破產清算小組成員單位人士對此的解釋是,根據《最高院關于破產企業國有劃撥土地使用權應否列入破產財產等問題的批復》的規定,不屬于“破產財產”,故未納入資產評估。
江蘇法德永衡律師事務所律師王峰認為,最高院的司法解釋,給了地方政府很大的自由裁量權。地方政府有權收回劃撥土地,并自由決定收回后如何處置。
此外,有心人發現,在華飛參股的三家企業中,近幾年都相繼破產了。這或許也是那8個億不翼而飛的部分原因。
華飛債權人、南京飛金磁性材料有限公司的人士也對本報表示,華飛持有該公司20%的股權,但這塊早就賣給了美國的一家投行。
而華飛破產后的職工安置,政府則引入央企中電集團來介入處理。中電已經為此投入不少錢。“這些事顯然不是白干的,肯定有相應的交換”。有南京籍債權人說,中電通過這筆交易不僅成功整合了南京熊貓系的諸多資產,還在南京拿到不少地。
推薦閱讀
6月21日消息,一位接近走秀網高層的業內人士向億邦動力網透露,走秀網第三輪融資失敗,或面臨戰略收縮。“走秀網因為發展速度沒有令投資人滿意,所以導致第三輪融資失敗。” 據該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表示,目前走秀>>>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蒸發的8億資產:南京華飛破產迷局調查
地址:http://www.brh9h.cn/a/04/20120621/699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