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毛里求斯的投資論壇上了解到,毛里求斯去年的GDP增長水平大約是4.2%,今年預期能達到4.8%,該國保持這一增長水平已經有一段時間了。但這其實不是非洲發展的最佳記錄創造者,去年非洲的平均GDP增長率超過5%,今年預期超過5.8%。非洲目前發展最快的是加納(12%)、尼日利亞、艾塞俄比亞、利比里亞、博茨瓦納、津巴布韋、坦桑尼亞、莫桑比克、安哥拉、剛果(民);發展最慢的是科特迪瓦、貝寧、南非、斯威士蘭、科摩羅、馬達加斯加、萊索托、埃及、利比亞和突尼斯。非洲經濟增長的最主要原因是原材料與自然資源價格的增長,而國內動亂則是大部分非洲低增長國家的主要原因。在未來的5-10年中,非洲的可用勞動力將增長為全球供應量最大的地區,城市消費新一代在崛起,非洲在道路、水利基礎建設上也將有大幅投入,新型制造業也有相當的增長空間。最近印度在非洲召開了印非合作峰會,投入50億投資基金,中印在競爭印度發展機會中表現出很強的積極態度。其中中國在能源、礦產、基礎建設方面的機會很大,而印度在醫藥、基于金融支持的服務業、零售業方面有很大的機會。目前非洲投資中的主要問題在于基礎建設不足、地區整合需要進一步推進、資源的內部使用水平不足、民營企業發育水平低、就業問題與貧困問題突出,經濟發展不均衡,經濟多元化問題也是需要有長遠規劃去推動的方面。非洲發展進入到新階段,中國企業對于非洲的認識也需要進入到新的層次。
目前中國在非洲的發展有所謂螞蟻大象同存的現象,大象主要是比較接近政府政策支持背景的國有企業與規模民營企業,螞蟻主要是來自浙江與福建的中小民營企業,前者在獲得政府援助項目、資源項目與大規模建設項目方面有優勢,這種優勢也有助于中資企業與國際跨國公司競爭,而且可以使用先進入援助項目,再在積累經驗與人才的基礎上擴大商業化投資與項目的模式。但是目前在獲得政策型項目與政策型資源上,民營企業明顯處在劣勢,很多政策信息對于民營企業家來說不容易得到,他們主要是通過市場資源與自我努力獲得機會,主要通過自己組織的商會解決問題,有時甚至使用不當方法獲得本地政府幫助,即使非洲國家的政府在中國招商的時候也主要是接觸政府部門與第一類企業,而對于民營企業的重視程度明顯不夠。另一方面,對于投資非洲的中國企業來說,本地化人才是個很大的問題,未來可能需要在兩個方面著手,既要透過類似EMBA的項目讓中非的企業家層面有更多的接觸,形成更為常規市場化的合作,又需要建立特別獎學金,鼓勵更多的中國學生來非洲留學、實習與服務,這樣營造更多的雙邊服務人才,其實這方面也是中國與印度有比較大差距的地方。
推薦閱讀
去年下半年以來,隨著中國經濟復蘇步伐加快,通脹壓力也一路扶搖直上:CPI漲幅去年5月剛剛跨越3%的溫和通脹紅線,而今年5月已攀升至5.5%。與此同時,去年6月人民幣二次匯改啟動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已累計升值了5.4%。>>>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中國在非洲發展的新機會
地址:http://www.brh9h.cn/a/04/20110624/87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