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購傳媒訊】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15日公布了公眾對個稅修正案草案的意見。網上共8萬多人發表意見。其中贊成以3000元作為起征點的占15%;要求修改的占48%;反對的占35%;持其他意見的占2%。本月27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將再次審議個稅修正案草案。
個稅3000元起征,贊成者少而不贊成者多,這一結果其實在此前各種民調中已體現出來了。不同的是,這次是立法機關征求意見,民意直達立法機關,直接影響立法。顯然,相比過去的各種社會民調,這次參與的人數更多,參與度更深。而立法機關“原汁原味”公開民意結果,是善待民意、“開門立法”的又一典范。
毫無疑問,面對眾口難調的局面,對立法機關而言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挑戰,既不能逆多數人意見而行,也不能忽略少數人意見。這次個稅修法如何讓各方理解并接受,不僅考驗著立法智慧,也考驗著勇氣。在筆者看來,立法要想走好“平衡木”,首先要意識到有哪些利益需要平衡;其次,如何平衡各方利益實現立法效果。
其一,官意與民意需要平衡。個稅3000元起征是有關部門計算得出的,既考慮到了公民負擔,也考慮到了財政情況。可以說,個稅3000元起征代表了官方意見。然而,八成人不贊成這個起征點,說明分歧很大。如果按3000元起征,不僅征求社會意見失去了意義,而且,很難獲得公眾支持。
筆者以為,立法機關在平衡官意與民意時,要意識到三個問題:一是,個稅調整要與“十二五”規劃意圖結合起來考慮;二是,要看到財政收入連年刷新紀錄;三是,要看到公民宏觀稅負過高。意識到這三個問題,個稅調整就需政府最大化讓利。
其二,不同收入群體利益需要平衡。我們常說的“民意”是個寬泛的詞,民意其實是分層次的。就這次個稅修法而言,不同收入群體顯然表達的意見是不一樣的,都希望自己少繳稅,這很正常。無論贊成個稅3000元起征,還是要求修改,或者反對,這些意見既要尊重,也要有所取舍,不可能照顧到所有意見,但個稅調整結果要能說服所有人。
個稅調整要想獲得大多數人支持,不僅要把多數人建議的起征點與政府部門提議的起征點綜合考慮,而且決策依據還要說服公眾。目前,政府部門提議的3000元起征,決策依據就引發了廣泛質疑,因為“住房月支出111元”根本不符合事實。此外,還要通過普及稅法知識、提高稅款使用透明度、加強對高收入群體個稅征管來取得公眾理解和支持。
其三,不同地區民眾利益需要平衡。在地區發展嚴重不平衡的情況下,個稅征收“一刀切”顯然不合理。據說個稅“一刀切”的原因是為了規避偷逃稅,但不能因噎廢食。國稅總局一位負責人說,個稅沒有考慮地區差異和實行按家庭征收。也就是說,設定不同起征點,不是不可行,而是壓根就沒有考慮。這就給人留下“懶政”的印象。個稅為何“一刀切”,何時改變“一刀切”,需要盡快明確。
另外,個稅要想公平,必須要按家庭來征收。但這個問題研究了N年至今沒有結果。因此,必須盡快明確綜合稅制的具體推出時間,來消解公眾不滿。至于很多專家意見與公眾意見有分歧,筆者以為,完全不必過多考慮,因為很多專家言論經不起推敲和論證,被輿論廣泛質疑,只能當成參考意見,不能當成最終決策依據。
推薦閱讀
【樂購傳媒訊】美聯儲宣布如期結束第二期量化寬松(QE2)后美國經濟卻讓人大跌眼鏡。領先指標ISM大幅下行,作為滯后指標的失業率依舊高企,有人干脆反過來將其看作消費持續低迷的領先指標。原油應聲而跌,卻沒有舒緩美國低>>>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馮海寧:如何才能走好“平衡木”呢個稅
地址:http://www.brh9h.cn/a/04/20110617/82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