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作為億萬用戶不可缺少的信息通信終端,在數字移動通信時代和移動通信與互聯網深度融合的時代,都濃縮了整個通信信息產業發展的脈絡,反映了產業和技術演進的趨勢。今日以諾基亞、摩托羅拉、索尼愛立信三家昔日的手機巨頭為樣本,分析其興衰成敗的深層次原因,試圖在表象之外,探析決定企業命運的內在動力,管窺產業發展的必然規律,為有志于決勝移動互聯網時代的企業提供有益的啟示。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唐代詩人劉禹錫的這首詩,生動形象地詮釋了昔日豪門貴族的興衰變遷。在全球手機行業,GSM時代的三雄諾基亞、摩托羅拉、愛立信如今隨著3G時代的到來,特別是移動通信與互聯網的深度融合,昔日的三巨頭叱咤風云的美好時光已一去不復返。
諾基亞在蘋果、三星、谷歌等新生代巨頭的步步緊逼之下頹勢盡顯:連續多個季度巨額虧損,市場占有率從頂峰時的40%下滑到24%,在大本營芬蘭,其智能手機的市場占有率從76%銳減到31%,近一段時間更是陷入了“破產保護”傳聞的漩渦;
愛立信早在2001年就宣布與日本的索尼公司合作建立索尼愛立信,今年10月再次宣布將其在合資公司中的股份作價10.5億歐元出售給索尼公司,從而徹底退出合資公司,并永久性退出終端領域。曾經風生水起的“索愛”解體了。
摩托羅拉今年8月宣布,以125億美元的價格將其全部移動通信業務出售給谷歌公司,結束了該公司82年的輝煌歷史。
是什么原因導致昔日的三大巨頭不約而同地淪落了?淪落的背后折射出怎樣的產業走向?如何在變幻莫測競爭激烈的手機市場保持長盛不衰?這些問題無疑值得人們去思索、去回味。
GSM時代,三雄爭霸
在GSM時代,愛立信、摩托羅拉、諾基亞三巨頭主導市場發展。第二代移動通信技術興起時,手機仍然是電信網絡的重要組成部分,屬于電信的終端設備,而不是電子消費品。技術的門檻比較高,能夠掌握移動通信技術的企業還不夠多。因此在網絡設備領域占有技術優勢的愛立信、摩托羅拉、諾基亞成就了各自的輝煌,三大巨頭你追我趕,各領風騷,鼎盛時期三巨頭合計占有市場60%以上的份額。
三大巨頭在其輝煌時期,為市場和全球手機用戶奉獻了許多至今仍被許多粉絲津津樂道的經典機型。比如索尼愛立信經典機型有T28、T39、T68、索愛T618、K700、S700及目前的K750、W800、W550等,摩托羅拉經典機型有V998、V8088、V70、V3、A1200等,諾基亞經典機型有N6150、N7110、N7650、N8850、N3650、N6108、N7610等。不少機型創造了驚人的銷量,例如摩托羅拉V3就曾創造了單款銷量1.5億部的紀錄,至今仍無超越者。
韓日崛起,群雄逐鹿
2000年之后,隨著移動通信技術的普及和發展,韓國的三星電子、LG電子,日本的松下、索尼、三菱、富士通等企業加入戰局,市場爭奪異常激烈。除諾基亞逐漸占據手機業霸主地位并一騎絕塵之外,摩托羅拉、三星、LG、索愛等企業形成了第二陣營,市場占有率各在5%~15%。與此同時,還有類似薩基姆、阿爾卡特以及不知名的山寨企業等數量眾多的企業加入市場競爭。 上一頁1 2345 下一頁
推薦閱讀
位置跟蹤已經成為一個熱門的隱私問題。Google、蘋果還有微軟都曾因此問題廣受質疑。現在Amazon也不甘寂寞,加入到了Google、蘋果、微軟的行列。 Amazon的一項跟蹤專利在上周被公開,該專利所闡述的系統不僅能夠通過移>>>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brh9h.cn/a/01/20121229/1027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