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7日,工信部等三部門發布《關于促進鋼鐵工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力爭到2025年80%以上鋼鐵產能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確保2030年前碳達峰;鼓勵行業龍頭企業實施兼并重組,打造若干世界一流超大型鋼鐵企業集團。
同時,大力發展智能制造,開展鋼鐵行業智能制造行動計劃,推進5G、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商用密碼、數字孿生等技術在鋼鐵行業的應用。
本報記者 董添
確保2030年前碳達峰
《指導意見》提出,力爭到2025年,鋼鐵工業基本形成布局結構合理、資源供應穩定、技術裝備先進、質量品牌突出、智能化水平高、全球競爭力強、綠色低碳可持續的高質量發展格局。
主要目標方面,力爭到2025年行業研發投入強度達到1.5%,關鍵工序數控化率達到80%左右,生產設備數字化率達到55%,打造30家以上智能工廠。電爐鋼產量占粗鋼總產量比例提升至15%以上。80%以上鋼鐵產能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噸鋼綜合能耗降低2%以上,水資源消耗強度降低10%以上,確保2030年前碳達峰。高端鋼鐵產品供給能力大幅增強,品種和質量提檔升級,每年突破5種左右關鍵鋼鐵材料。
同時,大力發展智能制造。開展鋼鐵行業智能制造行動計劃,推進5G、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商用密碼、數字孿生等技術在鋼鐵行業的應用,在鐵礦開采、鋼鐵生產領域突破一批智能制造關鍵共性技術,遴選一批推廣應用場景,培育一批高水平專業化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
2020年12月,《關于推動鋼鐵工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發布,提出力爭到2025年,率先實現碳排放達峰。行業超低排放改造完成率達到80%以上,重點區域企業全部完成超低排放改造,污染物排放總量降低20%以上,能源消耗總量和強度均降低5%以上,水資源消耗強度降低10%以上,水的重復利用率達到98%以上。行業研發投入強度達到1.5%,每年突破3-5種關鍵短板鋼鐵材料。關鍵工序數控化率達到80%左右,生產設備數字化率達到55%,打造50個以上智能工廠。
上海鋼聯資訊總監徐向春表示,相比征求意見稿,鋼鐵行業碳達峰的時間節點出現較大變化,有利于鋼鐵行業有序推進碳減排。此外,征求意見稿提出“污染物排放總量降低20%以上,能源消耗總量和強度均降低5%以上”;而此次文件的表述是“研究落實以碳排放、污染物排放、能耗總量、產能利用率等為依據的差別化調控政策”,便于今后開展調控。
蘭格鋼鐵研究中心主任王國清指出,《指導意見》從基本原則、主要目標和主要任務逐步深入,引導鋼鐵工業向布局結構合理、資源供應穩定、技術裝備先進、質量品牌突出、智能化水平高、全球競爭力強、綠色低碳可持續的高質量發展格局邁進。
鼓勵實施兼并重組
《指導意見》提出,鼓勵行業龍頭企業實施兼并重組,打造若干世界一流超大型鋼鐵企業集團。依托行業優勢企業,在不銹鋼、特殊鋼、無縫鋼管、鑄管等領域分別培育1-2家專業化領航企業。鼓勵鋼鐵企業跨區域、跨所有制兼并重組,改變部分地區鋼鐵產業“小散亂”局面,增強企業發展內生動力。
王國清認為,推動鋼鐵行業兼并重組良性健康發展,增強企業發展內生動力,利用協同效應推動重組后企業實現跨越式發展。鼓勵鋼鐵企業跨區域、跨所有制兼并重組,改變部分地區鋼鐵產業“小散亂”局面,通過兼并重組,大型鋼鐵企業集團在技術、環保、低碳發展等方面的優勢可以得到推廣應用,同時在采購、銷售、供應鏈體系等方面形成協同效應,有利于鋼鐵行業節能減排、降本增效。
川財證券研報顯示,鋼廠整合并購加速,集中度將進一步提升,建議關注并購重組對行業格局的長期影響。
“實施兼并重組有利于調整鋼鐵行業產業布局,增強頭部企業競爭力,避免行業過度競爭。同時,可以引導長流程產能向短流程產能轉換,減少能耗。”徐向春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
完善廢鋼回收加工體系
《指導意見》要求,資源保障大幅改善。資源多元化保障能力顯著增強,國內鐵礦山產能、規模、集約化水平大幅提升,廢鋼回收加工體系基本健全,利用水平顯著提高,鋼鐵工業利用廢鋼資源量達到3億噸以上。有序發展電爐煉鋼。鼓勵有條件的高爐—轉爐長流程企業就地改造轉型發展電爐短流程煉鋼。積極發展新型電爐裝備,加快完善電爐煉鋼相關標準體系。推進廢鋼回收、拆解、加工、分類、配送一體化發展,進一步完善廢鋼加工配送體系建設。
富寶資訊廢鋼行業分析師夏圣巖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時指出,目前廢鋼利用量為2.26億噸,按照《指導意見》要求需增加0.74億噸,增幅約為32.74%。廢鋼作為原材料煉鋼,能源消耗量小,節能減排效果明顯。同時,廢鋼資源主要依賴國內市場,2021年進口廢鋼僅55.23萬噸。
徐向春表示,廢鋼主要來源于存量鋼鐵,包括報廢的汽車、橋梁、大型鋼鐵設備等。我國鋼鐵積蓄量約100億噸,廢鋼供應量進入快速增長期,每年會增加1000萬噸至2000萬噸的廢鋼量。
對于鐵礦石行業,《指導意見》提出,充分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建立穩定可靠的多元化原料供應體系。強化國內礦產資源的基礎保障能力,推進國內重點礦山資源開發,支持智能礦山、綠色礦山建設,加強鐵礦行業規范管理,建立鐵礦產能儲備和礦產地儲備制度。促進難選礦綜合選別和利用技術應用,推進釩鈦磁鐵礦綜合開發利用。鼓勵企業開展港口混礦業務,增加港口庫存,發揮港口庫存對資源保障的緩沖作用。按照市場化原則,加強國際鐵礦石資源開發合作。完善鐵礦石期貨市場建設,加強期貨市場監管,完善鐵礦石合理定價機制。
推薦閱讀
記者 王喬琪 編輯 邱江 受益于5G、消費電子、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旺盛需求,銅箔行業在2021年迎來“大豐收”——據統計,截至2月7日,4家已發布20>>>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鋼鐵行業將開展智能制造行動計劃
地址:http://www.brh9h.cn/nengyuan/nydongtai/3137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