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家看來基于智能手環的可穿戴設備似乎進入了同質化的死胡同時,對于一些創業者而言好像只剩下一條價格戰的路可以走。其實我對于現階段可穿戴設備產業的價格戰一直持保留態度,因此也曾借微軟智能手環脫銷的事件寫了一篇《微軟智能手環脫銷帶來的商業啟示》,其中就明確提到不要搞價格戰。

如果不搞價格戰,那么我們到底怎么生存呢?或許很多人認為智能手環已經處于同質化的階段,或者說難以再創新,至少在微軟手環脫銷之后還是有很多人停留在這樣的認識上。但在我看來,就以智能手環而論還是存在著諸多的創新空間與機會。
微軟逆勢來襲推出了可穿戴設備,并且選擇最為平凡的手環形式進行表達,并一舉脫銷,這足以引起我們對于商業化的思考。按業內技術層面來看,微軟的智能手環實際上卻并沒有新奇特的技術,甚至可以說是非常平凡的技術,比如監控心率、步數、卡路里消耗、睡眠質量等,我今天所帶過來的這幾款產品基本都能實現這些功能。如果非要找創新點的話,通過Cortana語音助理進行筆記記錄及日程提醒,這可以說是微軟手環的一項獨特技術。
但從銷售價格方面來看,跟國內的產品似乎不在一個等級上,大概是國內同類產品的2-4倍。同時從市場銷售的表現結果來看,顯然高價的微軟智能手環相比于低價的國產手環更暢銷,這在我看微軟智能手環的成功主要歸結于以下三方面關鍵要素:
1、簡單的功能做到極致,提升用戶體驗。也就是說對于可穿戴設備這一使用、延展空間比較大的產品而言,在目前產業鏈并不非常成熟的情況下,如果能將一些看似簡單的功能,比如運動量監測,或者心率監測等,哪怕是一項功能將其準確度做到極致,都將會獲得市場認同。這些看似簡單卻極致的功能,至少可以給用戶帶來兩方面的觸動:一方面通過精準的監測為用戶提供并建立起可信賴的使用體驗;另外一方面,也是最關鍵的,就是通過精準的監測數據為用戶提供改進、指導意見;
2、品牌,建立了消費者信賴。這是不可回避的問題,微軟智能手環能夠脫銷的另外一個關鍵原因當然跟它叫微軟有直接的關系。目前國內可穿戴設備領域的創業者們對于品牌意識相對薄弱了一些,品牌并不是簡單的營銷包裝,而是一種責任。也就是說當一個企業品牌的影響力越大就意味著如果其對產品出現不負責任的行為所帶來的負面影響也將更大;蛘呖梢岳斫鉃槠浞稿e所付出的代價是巨大的。很簡單的例子,雙鹿的三聚氰胺;雙匯的瘦肉精等事件。一旦你成為品牌,并且知名度越高,這種品牌知名度就會成為一把雙刃劍加在企業的脖子上推動著你規范、自律。同時也是消費者信賴度建立的一個關鍵要素。
3、設計,提升了產品附加價值。這對于可穿戴設備以及智能硬件而言至關重要。不論是外觀設計、界面交互設計等方面,顯然微軟的更甚一籌。一方面是設計可以提升視覺美感;另外一方面設計能夠最直接的改善用戶佩戴、使用的舒適度;第三方面是設計能夠直接有效的讓用戶在產品以及界面交互使用過程中體會到內涵。
當然還有其它方面的一些要素,但在我看來這三方面是關鍵要素,也是決定著產品在硬成本之外的價格與價值高低的核心要素。這也是2015年可穿戴設備產業的創業者們擺脫困境,走出價格戰競爭的三點關鍵要素。
(作者簡介:陳根,智能穿戴產業專家、智能家居產業專家,產業變革專家。科技、財經評論員。《可穿戴設備:移動互聯網新浪潮》、《智能穿戴改變世界:下一輪商業浪潮》、《智能電視:重塑第1屏》等科技暢銷書作家,更多關于智能硬件以及智能穿戴設備的探討,敬請關注安珀網,以及本文作者微信公眾賬號:陳根談智能穿戴,新浪微博:陳根微博)
推薦閱讀
一說起智能手環,估計很多人會想到Fitbit、Jawbone,甚至那個小米手環吧。但是,很多買了這些手環的人,有多少堅持使用呢? 原因很簡單,那就是這玩意,不舒服,功能>>>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微軟智能手環成功的三個關鍵要素
地址:http://www.brh9h.cn/n/shouhuan/326.html
1/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