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此次展會中,不管是電源開關,還是環境探測器,產品同質化極高。如果不注意看,甚至會產生錯覺:這是不是同一家生產的嗎?透過與多個參展商的工作人員交談發現,產品的功能相似度也極高,唯一能拉開區別的就是產品集成度。在一些實力較弱的廠家,產品功能更單一化,比如煤氣探測器,只是單獨的煤氣探測,并沒有過多的集成其他關聯功能;但在一些已具實力的廠家展示的同類產品中,煤氣探測、二氧化碳探測、計時鬧鐘等有被集成在一起,并且在外形設計時會考慮到產品與家庭環境的融合。
在2014年,Google收購了NEST,引起全球轟動,國內智能家居廠商也借機炒作了一把,但國內市場是明顯的叫好不叫座,智能家居再次恢復平靜。隨著2015年的到來,智能家居廠商聯合媒體,共同宣傳2015年會成為智能家居爆發式增長的一年,這個會是真的嗎?
西班研發部經理鄧友合與筆者交談時提到:智能家居會有爆發的一天,但是至于何時爆發,誰都無法預測,如果非要設定一個時間,那就是Google或Apple這些大型企業開始大力推廣智能家居。
在筆者看來,智能家居應用若要實現爆發式增長,就得讓民眾更多的了解智能家居并購買智能家居,眾多廠商和媒體紛紛站在一端為智能家居叫好,但現實中,民眾對智能家居并不買賬,深入分析,不難發現幾點:
1、智能硬件并不是剛需:智能家居是什么,能吃嗎?用戶的需求是什么?哪些是用戶愿意花錢就能解決的問題?這些技術人員有考慮過嗎?
2、標準不統一:在會展現場,當問到是否兼容第三方產品時,得到的答復就是:如果對方愿意開放SDK底層協議給我們,我們就能做兼容。但在現實中,誰愿意主動開放軟件標準?
3、高昂的成本:智能家居給人一種高大上的感覺,特別是投入成本,一個普通插座幾元錢,好些的十幾元,智能插座只是多了一個手機操控功能,就要貴出數倍甚至十倍,這種價位適合土豪,不適合普通民眾。
智能家居要做的是讓各種家用設備熟悉用戶的習慣,并自動幫用戶做到他個人的習慣愛好,但現實中與理想還有很大差距。智能家居廠商做出的產品只能稱為智能硬件。而且隨著市場規模的擴大,將會有越來越多的企業參與到智能硬件設備的生產,這將引發一系列的危機。
推薦閱讀
蘋果今天新推出了Ecobee3智能恒溫計,本質上,它和 Nest 的恒溫計作用一樣:檢測房間的溫度,感受室內是否有人,并且據此調節溫度,使其保持恒溫。可以為屋主減少一定>>>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2015年智能家居為什么沒有真正爆發?
地址:http://www.brh9h.cn/n/jiaju/904.html
1/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