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2015年,無論是傳統家電品牌,還是互聯網電視品牌,都紛紛展開對4K電視的市場布局。據業內深喉爆料,小米、樂視本來計劃在1月發布55寸4K新品,不過疑似擔心年前無法確保上市和正常供貨,因此都將推遲到3月份春節后發布。看似波瀾不驚,實則暗涌交錯,一場劍指55寸4K單品、意在爭奪4K品類主導權的大戰,正在悄然打響,而這場戰爭,很有可能影響互聯網電視的未來格局。

上圖依次為:小米王川,樂視賈躍亭,酷開王志國
自4K電視面世以來,其發展迅速、市場表現均超過業界此前預期,據中國電子商會調研數據,2015年國內4K電視零售量有望增至1680萬臺,占平板電視總銷量40%。據中國電子商會調研數據,約56%的消費者預期選購的電視尺寸為46英寸至60英寸,而根據人眼視辨極限、平板電視屏幕構造以及家居觀看環境,55英寸更被業界視為4K電視屏幕的黃金尺寸。
然而,即使是互聯網電視品牌的代表,小米和樂視在4K品類尤其是55寸4K的布局仍然十分單薄。眾所周知,小米已經有近一年未曾發布電視新品(小米電視2于2014年5月發布),目前僅有一款電視在售,這極大制約了小米的市場擴張和策略施展;而樂視雖然產品款式比小米多幾款,但也有半年多未曾發布電視新品,距其發布首款電視已經過去了20個月,但截至現在,樂視也僅有一款4K電視。考慮到1080P產品市場空間的加速收縮,拓展4K產品線的大屏生態,尤其是推出主流的55寸4K新品,必將成為小米和樂視的下一個必爭之地。
不過,小米和樂視想拓展4K品類,特別是55寸4K產品,顯然并非易事。一方面,已有二十余家品牌在國內市場銷售4K電視,4K電視市場圍繞價格、內容、資源的爭奪早已白熱化,反應較慢的小米、樂視,難以建立對4K全行業的全面優勢;另一方面,海信創維TCL康佳等傳統電視品牌,在2014年持續發力,在互聯網電視領域深耕探索,重點加強了內容、物流、服務建設,對小米、樂視建立了諸多單項的差異優勢。
2014年,樂視、酷開、小米作為互聯網電視的領頭羊,銷量分列三強,酷開目前在售的產品款式達11款,其中4K電視就有5款,涵蓋了49寸、55寸、58寸三大主流區間,其中,4K明星單品酷開U55,更是一直穩居55寸4K機型銷量第一。
看似低調的酷開,卻已躋身互聯網電視銷量三強,著實令人意外,但經過近期走訪行業人士,才發現酷開的策略異常實用高效:一方面,酷開的產品線較為豐富,產品覆蓋32寸至58寸,定價涵蓋1399元至5999元,4K與1080P產品定位精準,市場響應迅速,新品層出不窮;另一方面,酷開依托創維集團背書,較好地調和了研發生產、物流運輸、售后服務的關系,能將更多精力投入在產品創新、用戶體驗和內容建設方面,據相關數據顯示,酷開在2015年開年進一步發力,整體互聯網銷量已經占據電視行業前四的地位(包含傳統電視品牌的線上銷售在內),其中,部分電商網站的銷量增幅更超過800%,令行業側目。
這樣看來,酷開無疑成了此輪4K品類以及55寸4K單品較量的擂主代表,有先發制人的優勢,而小米、樂視則是后來的打擂者。在55寸4K電視這一很可能決定4K產品策略成敗的關鍵戰場,互聯網電視三強酷開、樂視、小米在2015年勢必展開空前激烈的較量。
1月,小米、樂視的55寸4K新品都傳出延遲發布的傳聞,雖然個中原因不明,但延遲或取消發布本身就容易引發行業各種猜想,加之酷開U55已建立了供貨、銷量、品質、售后、口碑的領先地位,更令業界對小米、樂視的4K產品策略產生疑問。
當然,也不能忽略了小米、樂視的實力。2014年,兩家互聯網企業一直在積極布局,一個投巨資打造內容,一個多元布局構建生態,考慮到酷開近期亦傳出將有撼動行業的大動作,“酷樂米”的這場好戲,或才剛剛開始。
推薦閱讀
1月26日晚間,百視通公告稱,根據公司實施重大資產重組進展及公司重大戰略規劃,為適應各項主營業務發展,并盡快布局新業態,公司擬設立五個事業群及總編室,其中>>>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brh9h.cn/n/dianshi/492.html
1/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