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同花順問財數據,“互聯網+”概念企業,正面臨產業和資本的退潮。今年上半年, 220 家涉 “互聯網+” 概念上市公司中有 87 家公司凈利潤同比下滑,占比 39.55%;此外 24 家今年上半年凈利潤虧損,占比 10.91%。從這些涉 “互聯網 +”概念公司的起伏中不難看出:相比被顛覆,具備“制造+信息技術能力+等企業更容易借勢技術創新升級產業格局。
內容大匯合,模糊傳統企業與互聯網企業的界限。
9月初,海信正式對外宣布成立聚好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匯合了騰訊視頻、愛奇藝和華數等視頻資源的聚好看,主要負責互聯網電視增值業務技術開發和用戶運營等業務。其互聯網電視的21000萬用戶也成了卡位大屏流量時代的有力籌碼。
新生的互聯網電視品牌因生產鏈的不自有,大多選擇尋求代工企業,家電企業合作、代工。當然,同行代工的優劣不言而表。
而騰訊視頻、愛奇藝等作為版權向內容生產商,一直以來也在積極同各大電視廠商戰略合作,謀求“大合”優勢下的長效共贏。以愛奇藝為例,海信、小米等都已經陸續加入大匯合視頻聯盟。互聯網電視的內容無差異化趨勢或將由此打開。
內容大趨同之下,傳統家電企業與互聯網家電企業的界限越來越模糊,從對立到合作的這幾年間,行業格局的變化可謂是:雖有意料之外,卻步步皆在情理之中。硬件優勢必然重回品牌競爭的舞臺中心。
硬件始終是互聯網電視品牌溢價的核心競爭力。
中怡康8月數據顯示,海信以18.47%的市場零售額占比實現13年8個月的連冠。細看數據,海信在高端產品檔的穩健卡位才是品牌長青的關鍵所在。
已經占據了液晶市場54.3%的超高清電視,8月更是同比增長了22.03%。其中海信在該板塊的額占比達到了15.17%,遠超第二名。而單價5500及以上的高端互聯網電視占全價格體系的22.29%,其中4.5%的海信份額毫無疑問獨占鰲頭。
相較而言,高端產品在硬件上的差異化體驗尤為明顯。視聽觀感作為產品與消費者溝通的直接橋梁,依舊是彩電行業的核心競爭力。海信立足自主研發推出的ULED顯示技術以及超短焦激光投影技術,已經成為海信占領高端市場的重要支撐。品牌高端之路必須有黑科技,卻不可用拿來主義來“黑”科技。尤其是,拿來主義的高水平接軌會讓品牌在全球化經濟中更為被動。
海信戰略正在告訴市場,自主研發的硬件優勢才是品牌在發展道路上的可持續溢價力。
推薦閱讀
今年的IFA2016德國消費電子展已經進入了尾聲,和往年一樣,此次展會依舊以家電產品為主,國內外知名企業均將旗下最具代表性的產品帶到了柏林。黑電作為家電產品中最為>>>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brh9h.cn/n/dianshi/1693.html
1/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