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再隨意親吻你的寶寶了!”前幾日視吧口腔專欄里的一位醫生講道。親親、抱抱,家長們恨不得24小時以這樣的方式表達對孩子的愛意。但這名醫生在視吧直播時鄭重提醒各位家長:“90%的成年人攜帶“親吻”病毒!”
詫異、擔憂、疑慮,這是當時觀看直播的家長們的普遍反應。誰能想到這千百年來平平常常的舉動會成為寶寶的殺手。
可怕的事實:澳洲媽媽死亡之吻,把孩子親成右腦偏癱!
醫生看到屏幕上鋪滿了家長們發來的“不會吧!”、“不可能”等驚異之語,便向大家講述了一則澳洲媽媽的悔恨事。來自珀斯的Helen Green和丈夫Russell Green去年結婚,隨后生下了自己的第一個寶寶,Bonnie。對于Bonnie的降生,夫妻二人恨不得一天24小時都把她捧在手里。自降生,Bonnie一直愛笑、愛動,夫妻二人看著女兒的成長愈發感到幸福,常用親吻表達著對女兒Bonnie的愛意。
Helen所做的,和世界上所有媽媽都一樣,盡自己所能,向孩子表達自己的愛?墒,就在女兒Bonnie長到6個月大的時候,Helen有一天突然發現Bonnie的耳朵上長了一個小包。起初Helen并沒有放在心上,可那個小包隨后不久便開始潰爛,流膿!
慌了神的Helen立刻把Bonnie送到醫院。見女兒Bonnie的病情沒有好轉的跡象,Helen帶著女兒往返于家與醫院的路上?擅恳淮吾t生都說是簡單的皮膚感染,只開了一些皮炎藥膏和抗生素。由于相信醫生的診斷,Helen也按時給Bonnie服用這些藥物,但效果一直不太好。直到有一天,Bonnie突然開始痙攣,在送往醫院搶救后,醫生問道:家里是不是有人患了口唇皰疹?
原來,Bonnie并沒有什么皮膚感染,而是患上了口唇皰疹!口唇皰疹屬于一種病毒性皮膚病,是由于單純性皰疹病毒感染引起的,被中醫稱為"上火"。患上口唇皰疹的嬰兒,免疫系統會急劇減弱,并且還會起水泡、發燒,嚴重的甚至會威脅到寶寶的生命!而由于此前一直沒有診斷出口唇皰疹,小Bonnie的病情被耽誤。這次被醫院后,立刻就被推進了急救室進行搶救……最終Bonnie被救了過來,但也留下了可怕的后遺癥:由于長時間的上火,發燒,她的右腦功能已經受到損壞,在醫學上被診斷為右腦偏癱……
如今,Bonnie的臉上再也看不到笑容,伴隨她的是漫長的康復過程。每天,她的頭上都會被插滿各種各樣的電擊,以修復被口唇皰疹創傷的大腦。看到自己的女兒變成這幅模樣,Helen心如刀絞,她不停地詢問醫生,為什么女兒好好地,怎么就突然得上了口唇皰疹?隨后,醫生的話卻讓她更加難過。原來,Helen自身攜帶了口唇皰疹病毒,通過她與自己女兒的身體接觸(親吻,擁抱等),將口唇皰疹傳染給了女兒!Helen沒想到,原本是表達自己母愛的親吻,竟然成為了造成女兒右腦偏癱的元兇!
90%的成年人攜帶“親吻”病毒!
“親吻病”是一種由親吻帶來的疾病,源于皰疹病毒感染。在感染高發期,澳洲兒童醫院感染科看病的孩子中,三成左右罹患的都是皰疹病毒感染相關疾病,只不過有的被診斷是“感冒”,有的則是“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
皰疹病毒是人類皰疹病毒的一種,90%以上的成年人體內都攜帶有皰疹病毒,而這種病毒平時就潛伏在唾液腺中,只不過因為成年人免疫力比較強,可以和這種病毒和平共處不發病罷了,但孩子免疫力很弱,所以可能趁著親吻,病毒趁虛而入。
根據統計,3至5歲的兒童中,約有80至90%都感染過皰疹病毒,但大多數孩子都是隱性感染,沒有任何癥狀,少數孩子表現為高燒、眼瞼腫、鼻塞、頸部淋巴結腫大、扁桃體化膿樣,甚至可伴有肝功能損害、心肌損害,這種情況出現的時候,一般診斷為“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
更多的皰疹病毒感染者的表現與感冒有點像,通常都會伴有發熱,如果孩子“感冒”長時間不好或者癥狀嚴重,就要警惕皰疹病毒感染。皰疹病毒一旦感染,就會在人體內終身存在,正常情況下,皰疹病毒在體內處于潛伏狀態,如果身體免疫力降低或發生其他較嚴重的疾病,皰疹病毒可能被激活。
更大的問題是如何拒絕別人的隨意親吻
家長的問題通過檢查、治療都可以避免,但我們面臨的問題是如何拒絕別人對寶寶的親吻。中國人之間的情感聯系尤為濃厚,越為親近的人見到寶寶越會不停的“親親、抱抱”,表達自身的喜愛關懷之情。但此時如果直接拒絕,多會發生尷尬,令親人朋友心生不快。況且,這種病癥很少有人知曉,解釋起來也不免繁瑣啰嗦。很有可能被朋友譏諷“過于小心,過分溺愛”。在看直播時,也有觀眾提過類似問題“當我們想阻攔的時候,別人都親上去了”。我們不可能時刻在孩子身上貼一張“禁止親吻”的標志,那么我們日常中該如何拒絕別人親寶寶呢?還請大家群策群力,把合適的方法分享給大家。
推薦閱讀
樂購科技知識庫小編先帶領大家來了解一下什么是芝麻信用芝麻信用,是螞蟻金服旗下獨立的第三方征信機構,通過云計算、機器學習等技術客觀呈現個人的信用狀況,已經在信>>>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視吧里的醫生說:寶寶會被媽媽一吻致死?
地址:http://www.brh9h.cn/jishu/zhishi/3019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