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百思買之后,美國又一連鎖巨頭家得寶,日前宣布關閉在華最后7家門店,全線退出中國市場。
作為美國僅次于沃爾瑪的第二大零售商、全球最大的家居建材超市,家得寶早在2002年就開始涉足中國市場,然而,在中國耕耘十幾年,卻一直呈現倒退的發展趨勢。近年來,它不但沒有開出一家新門店,反而在不斷地收縮關店。自2009年起,家得寶先后宣布關閉青島、沈陽、北京等5家門店,僅存天津、西安、鄭州等7家門店。在此期間,家得寶中國換了3任總裁也未能挽住頹勢。
無獨有偶,同為外資零售企業的沃爾瑪也于近日宣布放緩在華開店速度,家樂福、樂購更一再傳出將被本土零售企業收購的謠言,加之百思買在中國的失利……
水土不服?
外資零售企業集體在華頻頻受困。原因何在?是銷售模式不適合中國的市場環境?還是本土銷售商競爭力太強?抑或是銷售增長趕不上成本增長?銷售領域資深研究專家秦朝銅對此表示,一方面,受經濟放緩影響,房地產行業的下滑拖累了整個家居建材行業;另一方面,由于缺乏正確分析與評估單店經營模式,加之以美國經驗與模式操作中國市場,造成水土不服,致使連年虧損。從行業層面來看,受到電子商務、專賣店以及新生渠道的沖擊,傳統大賣場業態已經無法滿足消費者日益多變的購物需求。
秦朝銅認為,家得寶發展中國市場,本身的客戶群已經改變,繼續遵循美國的市場模式注定了它的失敗。 “這也是為什么肯德基針對不同位置的門店要采取不同的價格策略,為什么不是全國統一價,為什么不同地區門店的產品配送與產品組合是不同的原因。”
家得寶在中國的發展幾乎是照搬“美國超市模式”,即自己動手DIY,“這在中國明顯不適用,因為國外人力成本高,裝修多為DIY并享受其中的樂趣,但國內消費者更習慣請裝修隊,也喜歡在建材市場淘貨。”藍景麗家總經理尹勃對記者分析,建材超市人工成本、土地成本遠遠高于傳統市場,大筆運營成本加在價格上,使得產品價格居高不下,完全達不到超市“低價銷售”的優勢。“一個聯網用的插口在外面買還不到10元,但在家得寶,一樣的東西則要70多元。 ”
東易日盛裝飾集團董事長陳輝在微博上表示,供貨商、消費者和員工都是本地的,在經營過程中不能完全照搬國外模式。“不入鄉隨俗不行,家得寶還是應該多在管理上想辦法。 ”
此外,有消息稱,財務狀況是導致家得寶關店的關鍵因素。據透露,家得寶在中國的經營一直很不景氣,平均每家店1億元的銷售額已成奢望。此外,家得寶的店面少,品牌打得也不夠響,很多人并不知道它的存在,致使它一直處于邊緣化。
當然,受房地產市場的拖累也是不可忽視的一大原因。中國建材流通協會披露的數據顯示,全國規模以上建材家居賣場銷售額1—6月累計為5539億元,同比下滑7.7%,為五年來的首次下滑。該協會會長孟國強稱,目前各大建材家居賣場出租率開始下降,新建建材家居賣場招商也遇到困難。前幾年各賣場都有盲目擴張的現象,導致廠家供貨壓力加大,行業惡性競爭嚴重。
轉型電商待考
“家得寶要將公司的業務重點轉向零售店和網上銷售。 ”家得寶中國新聞發言人欒曉菲表示,家得寶目前正與中國多家電子商務網站洽談合作事宜。
對此,業內專家普遍認為,在目前環境下,家得寶轉型做電商并非易事。 “現在才做電子商務確實晚了一點,傳統業態整合供應鏈資源以及熟悉互聯網,都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 ”華強北在線副總裁龔文祥對記者表示。
據本報記者了解,目前很多網上商城如淘寶網、當當網、京東商城等都開設了家居家裝頻道,其中已有近100個傳統高端家具品牌企業進駐家裝館。而從2011年年底開始,國內家居賣場也加快了探索電商的步伐。月星家居旗下的月星百舍家居于2011年10月上線。 2012年有藍景麗家旗下的藍景商城、吉盛偉邦旗下的好易達家居、紅星美凱龍旗下的紅美商城、金海馬家居網上商城分別開設或改版了其網購商城。
“十家企業做電商,九家都失敗”在電商市場競爭如此激烈的情況下,家得寶在此時進入無疑存在風險。
雖然對家居賣場而言,線上銷售的優勢很明顯,即能夠通過有效降低經營成本而降低售價。但是,網絡銷售先天具有劣勢,目前家居網店最大的優勢還是低價折扣,但正因低價往往會直接沖擊家居企業原有的實體店銷售渠道。
對此,美樂樂家具網CEO高揚表示,目前,電商不會完全取代實體店,實體店的存在會讓消費者有更多的購物選擇。這樣發展下去,電商很快就會飽和。因此,結合自身優勢,量體裁衣地發展才是可持續發展之道。
推薦閱讀
【搜狐IT消息】北京時間9月19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美國網絡零售巨頭亞馬遜9月18日宣布,將關閉旗下一家女性時尚品零售網站endless.com,其內容將被整合到亞馬遜主站中。 從9月27日開始,上述網站將變成亞馬遜網站>>>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連年虧損關店 家得寶轉戰電商
地址:http://www.brh9h.cn/a/zifu/20120921/863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