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理財周報報道,6月28日,包括網易、蘇寧在內的95家第三方支付企業,獲得央行頒發的“身份證”,數量堪比以往總和。這也是自去年5月26日頒發第一批牌照以來,14個月內第四次開門放行,至此,共196家第三方支付公司摘得“通行證”。
值得注意的是,這近200家公司中,清一色瞄向互聯網支付領域,60余家專做卡業務。
市場很大,但同質化已然成了制約其發展的頭號問題。
第一批獲得牌照的27家第三方支付企業主要從事全國的支付業務為主,如支付寶、財付通等;第二批主要從事地方業務為主,獲得預付費卡發行與受理業務的企業占比較多。如上海銀聯、上海得仕等。第三批最大的亮點在于中國移動、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600050)三大運營商均獲得第三方支付牌照。此次獲得牌照的公司也多是地方性企業,本次支付牌照所覆蓋業務范圍主要是預付卡發行與受理、銀行卡收單、互聯網支付、數字電視支付及移動電話支付。如蘇寧易付寶、上海卡友等。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過去四批獲牌的公司中,屬第四批最為閃亮。昆明卡互卡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億付數字技術有限公司、北京數碼視訊(300079)軟件技術發展有限公司,這三家做數字電視支付的公司都是首次拿到牌照,業務范圍都僅限于本地區,被譽為“電視支付公司首度獲得準生證”。
另外,此次蘇寧易購獲批第三方支付牌照成功,也被業內人士認為,將成為國內首家擁有支付牌照的B2C企業。而在國內排名前十位的一線B2C企業中,目前都依賴于銀聯、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平臺作為主要的支付方式。業內人士表示,是否擁有自家支付平臺,已成為國內B2C企業快速發展的制約瓶頸。
檢索獲得牌照的196家企業,其業務已經涉及貨幣匯兌、互聯網支付、移動電話支付、固定電話支付、數字電視支付、預付卡發行與受理和銀行卡收單等7大業務類型。
“事實上,大部分第三方支付公司都是以互聯網起家的,其主營業務仍然集中于互聯網支付領域,這些公司大多是全國性的。其取得牌照的數目并沒有想象中的快,反而做卡的公司,獲牌超過60余家,而他們則是地方性的公司,專注預付卡發行與受理業務。”一位曾在支付寶工作過的高層表示。
推薦閱讀
騰訊科技訊(中濤)北京時間7月9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越來越多亞馬遜賣家們已開始使用所謂的機器定價(robo-pricing)工具以達到殺價目的,此舉或引發亞馬遜與賣家之間的緊張關系,且此類工具還可能使賣家們面臨著>>>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brh9h.cn/a/zifu/20120709/742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