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報】2017年6月8日 編輯:葉子
1.“人工智能造福人類”峰會在日內瓦開幕
6月7日,由國際電信聯盟舉辦的“人工智能造福人類”全球峰會在日內瓦開幕,與會者們就如何積極正面地應用人工智能、確保人工智能的安全性等議題進行廣泛探討。本次會議吸引了來自不同領域的重量級人物,包括政府官員、聯合國機構負責人、非政府組織代表,以及業界領袖和人工智能專家等。
2.成都人工智能機器人挑戰今年高考數學
6月7日,在2017年高考數學科目的考試結束后,由四川成都準星云學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的“準星數學高考機器人”AI-MATHS對2017高考數學試卷發起挑戰。AI-MATHS在一個關閉外部網絡的房間內,通過內部計算解答工作人員錄入的試題,之后由現場教師批改答卷。最終,AI-MATHS用時22分鐘完成當天北京卷文科數學高考試題的解題,成績為105分;解答全國二卷數學試題用時10分鐘,成績為100分。
3.蘋果瞄準人工智能等未來關鍵領域
近日,蘋果公司舉行全球開發者大會(WWDC17)。人們通常形容一些科技公司緩慢地更新技術和產品為“擠牙膏”,而這次蘋果可能是不小心“踩著了牙膏”,一口氣發布了多款軟硬件產品,大大超出了外界預期。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蘋果開始將目光投向了人工智能等其他創新領域,為未來在這些關鍵領域的競爭積極布局。
4.SA:有效學習能力決定人工智能體驗
市場研究機構Strategy Analytics用戶體驗戰略(UXS)服務部近期發布的研究報告《UXS技術規劃報告:人工智能》稱,通過研究未來AI用戶的需求、行為和期望發現,有效的機器學習對把用戶參與降到最低,并創造完美AI體驗至關重要。Strategy Analytics的UXIP多用戶研究總監Chris Schreiner認為:“從錯誤中學習的能力將對這些設備的用戶體驗產生巨大的影響。沒有這些因素,AI將不會那么智能。”
5.國外人工智能發展:英國重實用,不搞花架子
為應對“脫歐”之后的新形勢,英國正在規劃設計新的國家產業發展戰略。據英國廣播公司報道,英國政府“已將人工智能、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5G)、智能型能源技術以及機器人等尖端科技,列為‘脫歐’后的國家戰略核心”,其中,“人工智能”是“重中之重”。英國正躍躍欲試,力圖搶占人工智能發展的制高點。
6.2017年全球認知計算和人工智能系統收入將達125億美元
據IDC預測,2017年全球認知計算和人工智能(AI)收入規模將達到125億美元,同比增加59.3%。企業將在未來的五年內大幅增加在認知計算和人工智能上的支出,到2020年的復合年增長率將達到54.4%,收入將突破460億美元。
7.360搜索首次將人工智能引入高考服務,助考生提高錄取勝算
為幫助考生查學校、報志愿順利升入理想大學,360搜索特別推出全方位的高考護航計劃,多舉措并行專為考生量身打造OneBox和高考導航,一站式幫助考生檢索高考信息,以及面對面的專家講解。與傳統的高考查詢服務不同,此次護航計劃中,360搜索將機器深度學習和大數據挖掘引入高考服務,讓人工智能協助廣大考生在本省競爭范圍內,評估目標學校的報考熱度,根據自身分數選擇競爭力適中的學校,避免扎推報考,從而提高錄取勝算,據悉,該服務屬于搜索行業首例。
8.北京信息化協會人工智能專委會成立AI產業快速騰飛
6月7日,北京信息化協會人工智能專業委員會(以下簡稱“專委會”)在北京舉辦成立大會。來自工業和信息化部、北京信息化協會、專委會理事會、專委會發起單位,以及人工智能企業的領導和嘉賓出席了本次大會。作為首個聚合人工智能行業各方優勢資源、由協會發起領導的專業組織,專委會將搭建人工智能全產業鏈上企業間交流合作的重要平臺,并起到上傳下達的重要作用,協助政府相關產業政策落地,推動人工智能產業標準的制定,力爭在人工智能重塑全球化格局的過程中,為世界貢獻中國智慧。
9.外媒:日本借助深度神經網絡破譯人類思維 人工智能走近大腦
外媒稱,日本研究人員已經成功借助人工智能破譯了人類的思維和想象,從而在理解人類思想及其背后的大腦機制領域獲得了重大突破。報道稱,日本科學家利用一個深度神經網絡(DNN)架構克服了此前在破解人類思維、夢境和想象有關的研究中遇到的種種障礙,并發現大腦視覺區破譯神經網絡的能力最強,從而揭示了人類大腦與實驗室制造的神經網絡之間的一種同源性。
10.想知道爹媽好不好當 養個VR寶寶一試便知
如果有個機會擺在你面前,讓你體驗為人父母的感覺,你會不會去嘗試呢?你只需要帶上一個VR頭顯,使用虛擬現實應用Real Baby-Real Family就可以了。日本神奈川技術研究所與富士通社會科學實驗室合作開發了一款HTC Vive應用,可以創造身臨其境的感覺幫助準父母們做好心理準備。
如您有相關疑問,請在新聞下方進行提問,小編葉子會及時回復您,如果您有建設性意見和建議,被采納后樂購科技會刊登和注明。(完)
推薦閱讀
據外媒報道,美國交通部長趙小蘭呼吁硅谷站出來科普無人駕駛技術的相關知識,幫助公眾克服對機器人掌控方向盤的恐懼心理。趙小蘭稱, “我希望美國出現一個繁榮的無人駕駛汽車生產行業。我希望硅谷闡述它們開發和推廣>>>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2017年6月8日智能業簡報
地址:http://www.brh9h.cn/a/zhibo/3032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