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購網訊 近日,中國郵政局發布2012年前11月郵政行業運行情況報告,報告顯示1-11月全國規模以上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累計完成50.3億件,同比增長55%;業務收入累計完成942.6億元,同比增長40.1%。
其中,僅11月份,快遞業務量完成6.7億件,同比增長70.4%;業務收入完成111.6億元,同比增長48.4%。
從數據來看,快遞行業正經歷著空前的繁榮發展時期,但是在此過程中,接二連三的丑聞事件卻頻頻發生。
在近一個月內,先有中航協取消上海圓通在內的四家物流公司二類航空貨運代理資質,并請航空公司取消與這四家公司合作。
而在近日,又發生一起有關申通的“內盜門”又一次引起了行業的廣泛關注,在樂購網與申通的多次溝通中,對方的對于此事的冷漠態度在令人感到驚訝的同時不禁使人擔憂,野蠻生長的快遞行業或許正如某位業內人士所述,“這個行業生了重病,只顧著向前跑,卻不知內部已開始腐爛。”
“內盜”無疑是內部腐爛的一部分原因,從樂購網所了解的情況來看,更大的病癥在于公司組織結構的“病態”。
據一個名為“抵制申通聯盟”的民間組織向樂購網反應,在一起案例中,由上海發往安徽的某個包裹出了問題,客戶發現后與安徽申通多次聯系后,安徽申通承認是他們的錯,并同意賠償,但是從調查后發現包裹在上海就已出現問題,固安徽申通認為應由上海申通賠償。
此后,申通總部也出具了具體函件要求上海申通賠償客戶此次的損失,但是令人感到驚訝的是,上海申通拒絕賠償。
即便如此,申通總部卻絲毫不敢動這些加盟商,在快遞行業競爭加劇的現在,再培養一個加盟商所消耗的時間或許將丟掉那片市場。
因此我們看到,在上述案件中,上海申通拒絕賠償后,總部對此事也就不了了之,任由該類小事件頻頻發生,想要棄卒保車。
但殊不知,為了保住一塊市場,卻丟掉了自己的口碑,撿了芝麻丟了西瓜。而這或許就能解釋為何頻頻發生諸如“丟失短少”事件的申通一直不做任何回應。
從這件案例中可以看出,申通的組織架構或許出現了極大的問題,由于多為加盟,造成上令下不達,有網友調侃“頭頂申通名號,實為不同公司”。
就此事,樂購網多次向申通市場總監夏祖彬求證,但對方卻一直處于關機狀態。(丁鵬)
推薦閱讀
據新華社電 記者從河北省政府獲悉,河北省出臺《河北省郵政業安全監督管理規定》,快遞企業不得將用戶信息提供給任何組織或者個人。 《河北省郵政業安全監督管理規定》自2013年2月1日起施行。規定明確指出,郵政企業>>>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快遞行業野蠻生長 爆申通上令下不達
地址:http://www.brh9h.cn/a/wuliu/20121228/934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