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購網專欄 作者:呼雪)不久前,京東拿到了快遞從業資格牌照,這是2012年電子商務公司涉足物流領域的標志性事件。而同時,2012年的另外幾條新聞也吸引了我們的眼球——星辰急便倒閉,海航天天易主,CCES資金斷裂……
一面是電子商務公司大踏步的挺進物流,一方面是物流行業內部的風起云涌。中國的物流出了問題?電子商務自建物流是否會引起物流配送行業的一輪大洗牌?電子商務自建物流,到底路在何方?
自建物流優勢突出
自建物流在客戶最重視的速度和服務兩方面的優勢都是顯而易見的。
一般來說,影響發貨速度有三個環節:干線運輸、分撥中心、末端配送,前兩個環節自建物流與第三方物流基本無異,速度的差距主要體現在末端配送這一環節,而末端配送的準時達成則依賴數量充足的配送人員。
隨著電商瘋狂大打價格戰,快遞行業也陷入了“搶人大戰”,一天派送大概100件左右的快遞員的月薪是4000元起,多的能拿到8000元。像京東、凡客、卓越這樣的超大型電商企業資金雄厚,聘請到數量可觀的快遞員比第三方物流要容易許多。
雖然第三方物流已經逐漸加強自身管理,開始重視客戶體驗,但物流企業與電商企業畢竟是企業愿景截然不同的兩個組織,有不同的管理模式和服務準則,快遞員并不能完全達到電商對服務質量的高要求。而由于相隔的層級較多,獎懲制度很難實現,快遞員的積極性不高,主觀能動性差,為了盡早完成每日派件任務,忽略了對快件的呵護和對收件人的態度。自建物流因為是直接管理,甩開了不必要的交接環節,使得物流配送的“最后一公里”更加人性化。卓越支持Pos機刷卡到付,凡客支持當場試穿、30天內無條件免費退換貨,要一家,甚至多家第三方物流配送公司都能滿足電子商務企業的這些要求,目前來看,不免有些強人所難。
所有電商都適合自建物流?
電商有一種矛盾心理,既希望與服務質量好的合作,又擔心成本過高,于是就將眼光投向了自建物流,肥水不流外人田,與其把生意交給外人,還不如自己來做,形成企業內部資金流,盡量壓低成本。據業內人士測算,若一個城市的日送貨量小于600單,自建送貨團隊每件派件的成本為13-15元,顯然無法盈利;若日送貨量能到達1萬單,那么每件派件成本可降至2元以下,這就達到了自建物流的基本盈利要求。不難看出,自建物流還是更適合資金雄厚、訂單量大、物流成本比重大的超大型電商企業。
對于中小企業來說,且不論自建物流之后盈利與否,在倉庫建設時期動輒幾千萬的土地購置資金就能令人望而卻步。再加上人員、車輛、設備的建設投資,中小型電商企業不得不求助銀行貸款,而接踵而來的高風險和高壓力必將使其在今后的發展道路上如履薄冰。
靈活配合是關鍵
雖然如今的電商企業都對能夠大幅提高客戶體驗的自建物流躍躍欲試,但這條看似開闊的河面,卻暗藏礁石。
所謂術業有專攻,除了前面提到的成本問題,企業基因也是電子商務企業必須要考慮的重點問題。雖然電商企業的人力素質毋庸置疑,但畢竟企業基因決定了其業務重點是平臺建設、供應鏈和銷售,而物流需要大量的人力、基礎投資和業務經驗,對于電子商務企業而言,并沒有經驗,也沒有實際的優勢。而要想達到提升客戶體驗這一終極目標,企業需要一套完整的物流系統管理方案,并與真正的客戶市場相配合、相融合,長期的經驗累積并不是所有電商企業都堅持的了的,半途而廢在所難免。
從長遠角度來看,企業自建物流與第三方物流并存也許是相對更健康的一種關系。
以京東商城為例,北京五環以內的小體積商品,如圖書、小家電、筆記本電腦等,由自建物流負責配送;而像空調這樣的大型電器或者五環以外以及周邊區縣,還是采用專業物流公司。紅孩子也采取了類似的思路,按區域選擇不同的配送方案,力求在保證商品質量和客戶體驗的同時,合理降低物流成本。
而對于做家電起家的庫巴網來說,自建物流與第三方物流配合的更為巧妙。在庫巴的物流體系中,干線運輸由廠家負責,自有車輛的送貨范圍半徑在50-100公里之內,再遠的話,商品直接從二級倉庫發出,進行傳統的“落地配”。
中國人做事講究一個“度”,就物流配送這一領域而言,過于看重自建物流,成本攀高,過于依賴第三方物流,客戶體驗無法達成。那么這個時候合作則顯得尤為關鍵,一味的“除舊迎新”效果不一定好,共同發展才是長久之計。
這種共同發展,除了電子商務公司本身心態的開放,更重要的是物流公司本需要不斷提升自己的服務水平和專業素養,提升客戶滿意度。而顯然,對于仍在成本、人力、投訴等問題中掙扎的物流配送企業而言,這種質的飛躍還需要一些時間,也需要一些助力。
推薦閱讀
一直堅守高端定位的順豐,終于將觸角伸向“平民化”的淘寶賣家配送。記者昨日獲悉,順豐速運將在明日針對淘寶賣家推出低價服務“四日件”。這項針對異地配送的新服務,遠低于順豐速運傳統的價格體系。行業大佬放下身>>>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電商自建物流,路在何方?
地址:http://www.brh9h.cn/a/wuliu/20120731/789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