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部分市民覺得便利店的快遞服務就像家門口的郵局
近日,國內物流巨鱷順豐速運的跨界動作頻繁。一方面,推出“尊禮會”網站瞄準了高端消費人群,以名牌禮品來推動電子商務業務的發展。另一方面,從去年開始在深圳開出的自營便利店開始形成輻射效應,東莞根據深圳模式近期開出8家便利店。種種蛛絲馬跡讓零售業經營者覺得,順豐大舉進入零售業已經為時不遠,特別是對現今的便利店行業而言,其沖擊力將尤為巨大。
順豐加緊對便利店行業滲透
作為物流速遞業的巨人,順豐在零售行業的滲透動作是謹慎而低調的。在深圳眾多7-11門口,市民都會看到貼有“順豐速運授權代辦點”字樣的標志。在南山區海岸城附近的一家7-11店里,南都記者看到有顧客除了在店內購買飲料外,還順手將手里的一袋文件請求店員進行“同城快遞”。這位在附近工作的女士表示:“主要是方便,而且價格比一般快遞便宜一點。我們公司管理比較嚴,我不敢在上班時間叫快遞上門寄自己的東西。對于我來說,這里就像是一個開放式的郵局,不用工作人員來我家收件那么沒有隱私。”
從去年開始,順豐速運在深圳和7-11便利店簽訂協議,通過這些門店來進行寄件取件。按照順豐相關負責人的說法:“這只是雙方一次合作而已,對順豐而言是減少了經營成本,而對7-11來說是帶來了客流同時增加了租金收入,是雙贏的合作。”但是,順豐接下來的動作卻讓不少零售企業提高了戒備心。去年底,順豐在深圳各區人流密集點低調地開了20多家自營便利店,而且這個數字每個月都在增加,雖然順豐公關負責人陳歡強調“這些便利店還是以提供寄件服務為主,兼營便利店業務”,但是在零售業從業人員的眼中,順豐的這次動作無疑是撕開了快遞企業想深度介入便利店行業的這道口子。
有深圳商業資深人士透露,順豐從與深圳7-11結盟到自己開設門店,這是從物流業跨入零售業界的必然步驟。跟7-11便利店聯手,是看中其24小時營業以及門店眾多的特性,這跟物流業的特點有一定交集。但是順豐顯然有更大的野心,不想在渠道上受制于人,企業宣稱深圳自營店模式如果取得成功才會推廣到全國,但是從目前的推進情況來看顯然是有備而來,在深圳試點不到半年就已經向東莞、廈門等地快速擴散,“如果不是將涉足零售行業作為戰略的高度來看待,短期在全國開1000家便利店對于這么謹慎的企業來說是很難想象的,因為戰線實在鋪得太開。企業一直在淡化進軍便利店業的印象,只是反復強調這只是物流業發展的需要,但從這些頻繁的動作來看,準入門檻相對較低的零售行業無疑是順豐打造‘全產業鏈條’中首先取得突破的一個環節”。
業務發展快,便利店經營者感到威脅
順豐逐漸顯露山水的動作也引起了深圳零售企業的關注。去年,順豐除了跟7-11便利店合作之外,還有意與華潤萬家、百里臣、喜士多、萬店通聯手。一位大型商超的負責人對南都記者表示,順豐這一系列的動作讓不少便利店經營者感覺到了潛在的威脅。“我們企業曾經就合作事項做過專題調研,但是發現這樣下去我們會對順豐的物流產生非常大的依賴性,可能最后會發展到被人掐住了咽喉來走,這對企業來說是非?膳碌。所以我們寧愿放棄這次看起來非常不錯的合作機會也要保持經營的獨立性。之后順豐大力發展自營便利店的動作也印證了我們當初的判斷。不得不說,他們這塊業務的發展速度實在太快了。”
深圳商業資深人士王彪表示,對于順豐涉足便利店行業所帶來的威脅應該一分為二地看待。順豐打造“網絡電子商務+實體便利店+強勁物流支撐”這樣的全產業鏈條是顯而易見的。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順豐只是物流業的巨子,進入到零售行業只是處于剛剛起步階段。從自營便利店中經營的面積和售賣的商品品種來看,向來謹慎的順豐步子邁得并不大,主要還是圍繞著“流通”這個大方向來經營,對主營項目物流和新貴電子商務業務來說,便利店更像是配套設施。
但為什么深圳零售業界會這么擔心順豐的這次跨界?任何的企業都有資源優化整合的需求,到最后必然走上做大做強的道路。以深圳便利店行業為例,7-11、華潤VANGO等企業雖然門店眾多,但這些企業不可能向下拓展物流業業務,因為基礎投入實在太大。但是如果順豐想要在便利店行業有所作為,它很容易就能進行轉型或業務拓展。“雖然現在大家經營的重點有所側重,有點井水不犯河水的味道,但從長遠來看,順豐大規模進入到便利店這個行業是遲早的事情。因此其他的便利店經營者如果要想保住自己的市場份額,還需要努力打造屬于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才行。”
推薦閱讀
TechWeb編輯推薦: 面對油價上漲引發的成本壓力,終于有快遞公司扛不住了。記者昨日了解到,大型快遞公司申通和海航天天,針對淘寶賣家的快遞價格已悄然提升。這是春節后快遞公司的首次價格上調,而每單3-6元的漲幅,>>>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順豐加緊對便利店行業滲透 或進軍零售業
地址:http://www.brh9h.cn/a/wuliu/20120329/458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