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chWeb編輯推薦:去年12月20日,北京市啟動了城市物流“共同配送”試點工程,力求突破物流“最后100米”難題,首批15個物流“共同配送”站點覆蓋100個社區,服務13.2萬余戶居民,其中共同配送的首個業務就是快遞服務。到今天“試點”啟動滿兩個月,成效如何?
近日,晨報記者走訪了部分社區和學校發現,共同配送點要順利突破“最后100米”,路途仍然相當艱巨。
科薈路店服務范圍覆蓋國奧村、京師園、倚林佳園、奧林pake等15個小區的物流配送。這15個小區可以說是送件卡在“最后100米”的“樣板”地區,相當一部分小區物業都管理很嚴格,不讓快遞員進門。
遇到這種情況,快遞員只能在小區門口等候,給客戶輪番打電話。“等一兩個小時常有,帶一車快件出來,半車回去。”
目前科薈路店統一配送匯通、中通、申通和韻達、快捷5家快遞公司的快件,營業初期每天大約有300-400單,目前在600單左右。
1個小區固定1個配送員,每天能送件120-150件左右,相當于3個公司快遞員的量。科薈路店目前的人員配備能滿足日送2000件的量。
快遞員馬博負責京師園和奧林pake兩個小區的快件配送,早上8點送中通的快遞;上午10點回店里,正趕上申通公司的快件進門。“每天送七八十票很輕松。”而他以前在鑫飛鴻公司送快遞的時候,一個人負責整個北沙灘,跑一天送四五十票都很緊張。
難題:物業難關亟待攻克
馬博負責的奧林pake還是不讓進門,“車不能進,實在不行抱著快件去送。”雖說有些小麻煩,但馬博還是很樂觀。
不過,國奧村可就沒這么好說話了,連人帶車都不讓進。
宋俊磊介紹,科薈路店剛剛進駐這個區域的時候,大多數小區管得都比較嚴,他就拿著公司的簡介、服務卡,與每個小區的物業、保衛部去一一溝通。“我們的員工有統一的工服、三輪車噴涂統一標識。我們對物業做出不隨意走動,不亂發小廣告等承諾;業務員還有身份證備案等。”經過一番真誠的溝通后,一部分小區對“城市100”開放了。
但國奧村、奧林觀邸、奧林pake、美倫堡等五六個小區還沒有“攻克”。“業主經常不在家,物業也不代收快件,現在只能聯系業主,讓他們自己來取件。”宋俊磊說,社區配送的關鍵不在于進駐,而是攻克物業難關。
原文鏈接:《》
推薦閱讀
>>>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brh9h.cn/a/wuliu/20120220/326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