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交所在輔企業數量突破200家,達到204家。
12月份是北交所開市后第一個完整月份,當月新增輔導企業數量創下精選層設立以來新高。數據顯示,12月1日至23日,新增進入北交所輔導期的企業已達到46家,平均每個工作日新增2.7家。12月3日這一天,就有佳合科技、力佳科技等9家企業集體加入“輔導大軍”。
12月數據與北交所宣布設立之后9月、10月、11月相比,出現快速攀升態勢。9月僅為9家、10月11家、11月增至29家。北交所設立消息未出爐之前,企業態度更為消極,個別月份新增進輔導僅有2家。
在輔企業數量突破200家
最多一天9家進輔導
北交所在輔企業是精選層在輔企業延續過來的。北交所開市之后,徹底激活企業備戰熱情,甚至不少創業板在輔企業變更板塊至北交所。
從時間節點看,在北交所設立和北交所開市這兩個重要節點后,備戰激情出現明顯變化。
北交所設立前,每月新增進入輔導企業數量在5家左右,5月份僅新增2家。
北交所設立后,這一數量有所提升,9月新增進輔導企業9家,10月為11家,11月上半月達到10家。
北交所開市后,進輔導企業激增。11月15日至30日半個月時間里,19家公司進入輔導期,較11月上半月提升約一倍。立方控股在11月15日當天即發布公告稱,擬申請將輔導板塊由創業板變為北交所。
進入12月,進輔導期企業數量再次“大爆發”,12月3日新增佳合科技、力佳科技、金昌股份等9家公司齊進輔導,12月9日、15日均有5家進輔導,12月20日有4家。
12月1日至23日,新進入北交所輔導的企業已達到46家,較11月整個月份的數量增長59%。截至12月23日,北交所在輔企業204家。
部分企業“創新性”成色不足
根據12月21日梳理發現,目前只要未登陸北交所的企業均需要通過各種方式補充披露公司“發行人的創新特征”。
初次提交北交所上市材料的公司,需要在招股書中披露;處在問詢階段的企業,需要在問詢環節披露;準備上會的,需要在上會稿中新增“發行人的創新特征”章節。
由此看來,披露“創新特征”已經成為必選項,那么這些在輔企業的“創新性”成色如何?
梳理發現,不少文化、農牧、運輸、服務、批發等行業的公司,研發費用非常低甚至無研發投入。在排隊北交所的企業中,有一家公司為了說明自己的“創新性”,在回復函中用22頁、1.4萬字描述自己的“創新性”,但亮點并不突出。
北交所很熱,要想登陸,發行人、輔導券商需要在“創新特征”章節費一番功夫。
推薦閱讀
鵬欣資源遭立案調查結果出爐:未及時披露《銷售退貨協議》 時任四名高管被罰款
12月24日消息,鵬欣資源(600490)被證監局立案調查結果出爐:該公司未及時披露《銷售退貨協議》,時任總經理何寅、時任董事長樓定波、時任董秘儲>>>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brh9h.cn/a/shuju/3135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