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浪科技 周宇
-“我住得離這兒不遠,每天都會來這溜達一圈,就怕他們跑(跑路)了。”
-“不至于吧……”
-“怎么不至于?我眼瞅著他們公司人越來越少。”
這是發生在北京市銀河SOHO-B座17層一對大爺大媽之間的對話,他們的身份是投資者,他們口中所說的公司便是北京華贏凱來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贏凱來”,該公司系巴鐵背后的投資方,打著地方政府擬建巴鐵“PPP”項目的名義,面向公眾集資,因此上過非法金融活動黑名單。)。
這位大媽的擔心,源于自己家附近的一家華贏凱來線下店突然關門,“我們家附近原本有家但是最近忽然關門了,我這兒不放心只能來總部看看情況。”當她來到華贏凱來總部,看到的卻是與偌大辦公區違和的少數幾位員工,一時間愁上心頭。
像上述大爺大媽這樣的投資者不在少數,一些甚至是千里迢迢從外地趕過來的。
一位投資者對新浪科技表示,自己是專程從南京過來的,每天都會來華贏凱來要個說法,就在華贏凱來總監辦公室里耗著,但其實什么問題都沒解決。
“大家都在等,先看看過幾天能不能返息。”上述投資者說。
這些投資者本應于9月到期的投資,均被要求續簽三個月。這一切都要從網傳的那兩份文件說起。
萬念俱灰的投資者
據微信號“P2P內幕”,9月15日,華贏凱來發布《關于自2016年9月16日起不再接受提前贖回的通知》稱,自2016年9月16日-2016年12月31日期間,不再接受任何客戶以任何理由提出的資金贖回申請;對于9月16日前已經受理贖回申請的,履行與客戶簽訂的合同,保證客戶債權轉出(贖回)的期限在三個月內完成。在未完成贖回期間,正常的予返息。
華贏凱來在繼9月15日發布禁止贖回通知之后,9月16日又發布了兌付延遲公告。
據此,白志明代表華贏凱來做出以下應急預案,解決本月到期客戶的本金及利息返還事宜:按合同到期日,順延每名到期客戶的返還本金時間最長3個月;順延的三個月內,按預期年化收益率20%于每個對應返息日返息。
華贏凱來董事長白志明在《致客戶信》中稱,去年9月初與白志明形成債務關系的債務人原本將于9月1日到期的項目工程款未能及時到賬,無法正常返還1年前出借的資金。經雙方磋商擬定,債務人承諾于3個月內(11月30日前)返還該筆項目款。
據新浪科技了解到的情況來看,一些投資者的投資金額為幾十萬,但過百萬的也不在少數,他們現在擔心的問題就是血本無歸。
遺忘在街頭的巴鐵
蕭瑟的寒冬,凄冷的北戴河,巨大的車棚,還有落灰的巴鐵。
據媒體實地報道,距火車站一公里外的北戴河區富民路南端,“北戴河’巴鐵1號’停在車棚內,車身上落滿了厚厚的灰塵。“已經兩個多月沒動過了。公司(指巴鐵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的人早都撤走了,我也聯系不上。”現場的一名看護人員說。
這與三個月前形成了鮮明的反差。
最初是因為新華社的報道,8月2日,巴鐵1號試驗車上路測試,測試現場圖片曝光后,看上去非常酷炫的巴鐵迅速刷爆了媒體。
但是當晚環球時報的一篇文章卻令人大跌眼鏡。文章稱巴鐵1號捆綁P2P公司“華贏凱來”,或將為下一個“e租寶”,并曝出巴鐵的總設計師宋有洲其實只有小學文化水平。
隨后幾日,有關華贏凱來涉嫌自融的報道鋪天蓋地;9月份,華贏凱來投資者到期無法贖回的消息更是不脛而走;淡出公眾視野一段時間后的巴鐵,直到11月25日,中央電視臺《焦點訪談》欄目曝光華贏凱來理財亂象,又一次把巴鐵推向了輿論的風口。
9月初,巴鐵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兼新聞發言人李楠曾向媒體證實,北戴河的“巴鐵”試驗路段至少會保留到明年年底。
據新民網報道,有北戴河區政府官員的消息稱,目前巴鐵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已無法取得聯系,但這一說法未得到當地官方證實。
錯綜復雜的“華贏系”
說到巴鐵,其為巴鐵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簡稱“巴鐵科技”)旗下自主研發的產品。新浪科技從企業信用公示系統上查明,巴鐵科技成立于2015年12月24日,其自然人股東是白丹青(曾用名“白志明”)。
而新浪科技同時發現白丹青同時又是華贏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為“華贏集團”)的法定代表人。經查詢,華贏集團成立于2015年9月23日,其法人股東為“北京華贏凱來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即華贏凱來。
據媒體報道,華贏凱來已出售捆綁了巴鐵項目的理財產品。值得注意的是,該公司去年就被扒出許諾投資者超高的年收益回報(10%到13%不等),但該公司投資的項目基本上都來自“中國建設企業聯合集團有限公司”。
華贏凱來內部人士透露稱,巴鐵項目借款方為“巴鐵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擔保方為“中國建設企業聯合集團公司”。據調查,這兩家公司都是華贏凱來大股東——白丹青控制的公司。
至此,該項目的借款方(巴鐵科技)、擔保方(中建聯)、服務方(華贏凱來)同為白丹青投資的公司,專業人士稱此為自融行為,涉嫌非法集資。
就在11月24日晚,央視《焦點訪談》報道了北京華贏凱來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存在違規現象。其中,華贏凱來理財產品的合同轉讓方、債務方、擔保方三方實際控制人很有可能是同一人白丹青,涉嫌資金自融。
央視記者在調查期間同樣遇到投資者來北京華贏凱來追賠損失,投資者提供的相關資料顯示,對所有到期投資,華贏凱來單方面強制順延,也就是說,投資者的錢不能按期兌付。
2015年以來,國內非法集資案件激增。一行三會等14個部委于今年4月召開的非法集資部際聯席會議上公布的數據顯示,2015年全國非法集資新發案數量、涉案金額、參與集資人數同比分別上升71%、57%、120%,達歷年最高峰值。今年以來,又有鑫琦資產、中晉系、望洲財富等多家線下理財公司先后“爆雷”。
涉嫌自融自保、非法集資等多個問題的華贏凱來究竟會否成為下一個“e租寶”,結論還不得而知。
推薦閱讀
1.0的摸底排查完畢,2.0的清理整頓開始。近日發布在中國政府網上的一篇新華社文章顯示,互聯網金融專項整治已完成第一階段工作,現已進入第二階段工作。文章稱,中國人民銀>>>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brh9h.cn/a/shuju/3017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