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網貸行業在經歷e租寶、大大集團等被偵查風波之后,如今終于迎來了一股正能量。北京時間12月18日晚,宜信旗下P2P網貸平臺宜人貸在美國紐交所成功上市(股票代碼:YRD),成為國內P2P 網貸赴美上市第一股,也是繼Lending Club之后全球第二家在美國實現上市的互聯網金融公司。
其實,近兩年來,國內一些腳步較快的P2P公司紛紛開始謀求上市的機會,但由于監管的不明確、個人征信的不完善以及期限錯配、剛性兌付等阻礙,上市之路可謂困難重重。不過,也有一些平臺選擇了曲線上市的途徑,例如,P2P平臺安心貸在今年9月份成功登陸“新三板”,成為國內第一家在全國性證券市場上市的網貸公司。
宜人貸上市之路一波三折
如今,宜人貸成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可以說是給P2P行業打了一針強心劑,將對國內P2P行業產生深遠影響,也為P2P行業通過資本市場融資點亮了希望。不過,在上市之路上,宜人貸走得可謂一波三折,紐交所也并非宜人貸的首選。
從今年4月份開始,宜人貸就已經傳出上市的消息,但直至今年11月份,才正式對外公布赴美IPO的消息,并發布招股書。據了解,今年以來,宜人貸已經兩次謀求在美上市。第一次是在2015年春節后,在向納斯達克遞交材料之時,從整個公司的情況和市場的行情來看都是一個絕佳的時機,但因為交易所反饋了一些信息,修修改改便錯過了時間。第二次是在今年7月份,在向交易所遞交申請之時由于恰逢中概股回歸潮,以分眾傳媒、人人網、盛大游戲、博納影業、陌陌為代表的一批“明星”企業紛紛宣布要從美國退市,時機并不合適。
以致最后轉戰紐交所,至于其原因,宜信內部人士表示,鑒于Lending Club在紐交所成功上市,考慮到宜人貸模式與Lending Club較為相似,在那里也比較容易被接受。至于為什么宜人貸選擇在美國上市,而不是在國內,這主要還是因為互聯網金融平臺在國內上市條件不成熟,同時宜人貸也一直沒有申請到牌照資質,地位很尷尬。
宜人貸上市首日遭破發
模式上雖類似,不過,與Lending Club上市首日股價大漲超50%不同的是,宜人貸以10美元股價開盤,收盤時股價為9.1美元,首日跌幅達9%。宜人貸上市首日即遭破發,業內人士表示,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是多種因素的影響下造成的。
第一,與當前國內P2P行業現狀關系密切。國內P2P市場雖然規模大前景好,但行業魚龍混雜,面臨信任危機,群眾認可度并不高。據相關統計數據顯示,截至今年11月底,全國問題平臺數累計已達到1248家,問題平臺占全部平臺的比例高達34.5%,尤其是臨近年底,理財市場更加混亂,大眾“談網貸色變”。此外,目前P2P行業的監管細則尚未落地,行業存在較大的不確定因素,這或許也是宜人貸上市未能討得資本歡心的原因之一。
第二,與選擇的上市時機有關。受美聯儲加息影響,投資者情緒不穩,美國股市三大股指已連續兩日大幅下跌,Lending Club當日也遭受重創,收盤時下跌6.6%。
第三,市場對于宜人貸自身的業務質疑或是最關鍵因素。根據宜人貸招股說明書顯示,宜人貸2014年虧損450萬美元,2015年上半年則實現盈利1700萬美元。盡管如今宜人貸已經扭虧為盈,但是其之前的高成長性已經開始放慢節奏,尤其是其標榜的互聯網金融,即線上借貸。招股說明書中的數據顯示,2014年,宜人貸完成的借款達到3.59億美元,其中線上渠道為1.44億美元,線下渠道為2.15億美元。而2015年上半年,線上和線下渠道交易額差距進一步拉大,分別為1.92億美元和4.06億美元。盡管線上借貸數據仍在增長,但是其在總借貸數量的占比已從40%下降至32%,這也就讓其互聯網金融概念的成色大打折扣。
不過,對于掛牌首日遭破發,宜信CEO唐寧表示,此次宜人貸紐交所上市后的發行價和股價走勢并不十分重要,上市意義要遠遠大于股價。同時,對于外界表示此時宜人貸赴美上市是否過急,唐寧認為,宜人貸上市的戰略時機符合現階段中國互聯網金融行業最為迫切的呼喚。“一定要走出去,一定要能夠和Lending club等英美互金企業同臺競技。我覺得只要走出這一步,后緒就能夠落實價值釋放的過程,美國市場對于監管、治理、透明度等方面,要求的標準是非常高的,在美國上市能夠推動整個中國互聯網金融在的發展。”
推薦閱讀
12月20日,國內首個反映互聯網金融總體發展情況的量化指數工具--北京大學互聯網金融發展指數正式發布。>>>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宜人貸赴美成功上市 上市之路一波三折
地址:http://www.brh9h.cn/a/shuju/2986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