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迪克表示,他覺得說服人們將自己的數據存放在“保險庫”中并不是什么困難的事情,將這些數據中的一部分與選定的公司交換現金、優惠或身份升級也同樣并非難事。他指出,那些或許查看其客戶記錄的公司將必須簽署合同,同意不會向第三方出售這些數據或者是與第三方共享。
但是,仍舊會有人可能對一個事實感到不爽,那就是Reputation.com已經通過搜刮互聯網的方式累積了有關成百上千萬美國人的文件。而對于其他人來說,他們想知道的可能是這家公司面向個人消費者提供的數據“保險庫”是否真的安全。佛迪克說道,在沒有得到客戶許可的情況下,Reputation.com永遠都不會共享或是出售客戶的信息。
想要說服廣告主相信,與普通的數據經紀人相比,Reputation.com的“保險庫”服務擁有更加寶貴的信息和消費者洞察力,這是另一個挑戰。“為了讓我們的信息能吸引百思買、亞馬遜或迪士尼世界等廣告主,我們將不得不告訴它們,我們所擁有的有關這些公司的信息要多出5%,而且與其他來源相比,我們能夠提供更好的洞察力。”佛迪克說道。
科技、零售、營銷及其他行業中的公司高管喜歡說的一句話是,數據是“新的石油”,或者至少是為互聯網經濟提供動力的燃料。然而,這是一個把個人消費者視為自然資源的比喻,而“自然資源”對于公司利用其提取的寶貴商品來說是沒有發言權的。但是,數據“保險庫”則可以讓消費者擁有更多的控制權,從而決定哪些人能看到有關他們的特定類型的信息,以及獲得有關這些信息是如何被使用的知情權。
在醫療保健領域中,這已經是一種普遍的作法。舉例來說,全球最大的健康組織凱色永久醫療計劃就能利用一種在線健康管理工具來處理其有關醫療保健、處方和保險的信息。此外,祖父祖母輩的病人也可以選擇向其后代開放自己的醫療保健數據“保險庫”,讓他們來幫助自己管理其醫療計劃。
不過,個人消費者對廣告主和信息轉售者挖掘數據行為的關注度可能還不夠高,因此不愿意付費購買數據“保險庫”服務。而且,立法者也有可能會最終要求信息轉售者定期向消費者提供免費的數據報告,Forrester的分析師克哈提羅說道,這將削弱收費服務的數據“保險庫”業務。
事實上,有些政治家和監管官員已經在極力主張,向消費者收取費用來幫助其控制自己的個人數據,這對全面的在線數據收集活動來說并非一種合適的解決方案。
“不得不支付費用來追回個人信息,這在我們看來并非解決這個問題的正確道路。”聯邦貿易委員會下屬消費者保護局局長大衛·弗萊德克曾在2010年召開的一次國會聽證會上說道。
目前,監管機構正致力于給消費者帶來更多的數據控制權,而且無需交費就能獲得這種控制權。舉例來說,美國白宮向商業部分配了一項任務,內容是由其負責制定一項“消費者隱私權利法案”,這項行為準則將由行業本身與消費者倡導組織共同擬定出來。
在政府循序漸進地采取這種措施的同時,像Reputation.com這樣的公司則正在推進新的服務,承諾將為消費者提供更多的洞察力,使其了解自身被收集的數據。舉例來說,除了自己的信用報告以外,信用信息服務公司Equifax旗下直接面向消費者的部門還計劃從本月晚些時候開始向其客戶提供來自于Reputation.com的另一份個人數據報告。Equifax的一些客戶還將可選擇讓Reputation.com從特定的信息經紀人數據庫中刪除其個人信息,如家庭住址和電話號碼等。
“我們致力于拓寬個人消費者對他們自己的哪些數據被放到網上的理解力,將其作為我們今天所做事情的自然延伸。”Equifax個人信息解決方案總裁特雷·洛克倫說道。
在明年春天,信用信息公司TransUnion旗下個人消費者部門TransUnion Interactive計劃向其客戶提供與Reputation.com類似的服務。
這些計劃并不意味著數據“保險庫”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而且即使數據“保險庫”這種商業模式確實行得通,也不代表著Reputation.com一定會是將這種服務帶向大眾的公司。不過,像Equifax和ransUnion這樣的信用信息服務公司突然對Equifax and TransUnion感興趣,這給一種想法帶來了證據,那就是消費者越來越希望看到被收集的個人數據,而將這些數據展示給消費者會帶來某種商業利益。
畢竟,正如佛迪克所說的那樣:“那是你們自己的數據。”
推薦閱讀
移動互聯網近兩年得到了迅猛的發展,作為移動終端的流量入口,手機瀏覽器也成為了必爭之地。速途研究院分析師團隊針對手機瀏覽器的相關狀況做了調研分析。 此次樣本數為2000人,按年齡段進行了分層抽樣調查,從用戶年>>>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數據保險庫:堵住你在線數據生活的窗口
地址:http://www.brh9h.cn/a/shuju/20121228/934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