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chWeb編輯推薦:據CNNIC調查報告顯示,2011年上半年,有過賬號或密碼被盜經歷的網民達到1.21億人,占24.9%,較2010年增加3.1個百分點,網絡安全誠信問題嚴峻。為保護網絡信息安全,筆者獲悉,目前國內一方面加大技術研發(fā),另一方面我國正在制定出臺相關法律法規(guī)。
據介紹,一般而言,單純倒賣用戶數據庫并不賺錢,有些數據庫經過多次交易后,幾百個賬號的價格只有幾分錢,因此不少黑客盜取用戶數據庫之后,會直接侵入別人賬號、郵箱獲取有用的信息進行詐騙;也會在網上打包銷售,轉賣給黑公關或競爭對手等多種途徑完成利益最大化的變現;購買信息的人主要會用于網絡推銷、電信垃圾廣告、電商垃圾郵件。
為保護網絡信息安全,筆者獲悉,目前國內一方面加大技術研發(fā),另一方面我國正在制定出臺相關法律法規(guī)。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網購維權專家姚建芳認為,加大技術投入,保障用戶信息安全在互聯(lián)網信息泄露的環(huán)境下尤為緊迫。日前記者在廣州舉辦的電商產業(yè)峰會上獲悉,保障信息安全的新技術目前正在部分網購平臺試用,接下來將在更大范圍推廣。某電商企業(yè)負責人關儉文向筆者解釋,個人信息被大量盜用主要是由于許多個人信息是被儲存在各網購平臺的服務器或自身電腦里,而新研發(fā)的技術是將信息儲藏在云端。該人士拿出一張紅色卡片向記者演示,“這張卡是使用了物聯(lián)網技術、帶有安全支付功能的網絡身份證,可保障網民私隱信息安全。其原理是將用戶信息從互聯(lián)網計算機內徹底抽離,單獨存儲在云端。其優(yōu)勢一是令黑客即使攻入用戶計算機也找不到可偷數據。二是在識別信息時通過CPU卡邏輯加密傳輸,只讀不存,一讀一密,黑客即使獲取了傳輸的密鑰,也無法二次有效使用。”據悉,目前該技術已在銀泰、京東、妙購等知名網購平臺上應用。
原文詳情:《25%網民曾遭泄密 購物安全恐成電商巨人之踵》
推薦閱讀
在2012年2月,最近兩年表現略顯平淡的國內SNS網站終于收獲了一個好消息,全球最大的SNS同時也是全球流量規(guī)模最大的網站之一的Facebook正式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上市申請文件,這大大的提升了國內SNS行業(yè)網站繼續(xù)>>>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25%網民曾遭泄密 購物安全成電商之踵
地址:http://www.brh9h.cn/a/shuju/20120410/494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