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市少年兒童研究中心公布“微閱讀”現狀調研報告。內容顯示,超過四成青少年喜歡玩微博,熱衷通過“微閱讀”的模式來獲取信息,同伴好友、娛樂明星、星座運程成少年兒童關注的熱點,而這一現象并非僅僅顯現在兒童身上。這些數據讓我們看到了“微博”的另一面:快餐文化時代,微博除了將更多的及時信息碎片化,撕碎的還有中華五千年沉淀的“文化底蘊”,著實讓這些大大小小的“微粉”們傷不起。
這則數據也讓筆者想起還上小學的侄子。他只要一有空就抱著手機上網、看電子書,甚至有天很嚴肅地和筆者討論星座速配的問題;叵牍P者自己小時候捧著從圖書館借來的世界名著,讀得喜滋滋的樣子,不禁對現在這種橫行的微閱讀方式生出一絲隱憂。
微博迅速發展之后,“微閱讀”正迅速入侵并影響人們的生活,這種以短消息、網文、口袋書、手機報、微博等為載體的內容傳遞,改變了人們信息獲取的傳統方式。尤其對于青少年和兒童來講,他們好奇心強,相對于沉悶厚重的的課外讀物,他們更喜歡用新型的電子設備,對“微閱讀”愛不釋手也情有可原。
但目前的情況是,微閱讀已經影響到了他們的學習生活。躲在被子里用手機上網,上課偷看電子書,寫作業的時候偷偷刷微博……這些幾乎成了部分孩子的習慣動作。而且,習慣了碎片化信息,很多孩子反映一看到大段文字就犯困,更愿意看圖和小文章。這些現象不得不引起我們的重視。
對于孩子們的“微閱讀”方式,一方面,需要家長和學校加強引導,例如微博上關注的人,還有言論;另一方面,家長和學校也應該在“深閱讀”方面下功夫。讀書不僅是一個沉心靜氣的過程,也是孩子養成獨立思考、培養學識的有效方式。在這方面,需要孩子遠離一些電子產品,靜下心來慢慢閱讀。
當然,需要去“微”存“深”閱讀的,不僅僅是孩子們?觳蜁r代,越來越多的人難以靜下心來好好讀一本書,更喜歡每天泡在微博上尋找新聞、看八卦,而這樣的閱讀,卻很難留給人們思考的余地,而這,也許就是互聯網信息爆炸帶來的不可避免的難題。
快餐文化,并非完全不可取。不過,對這種文化,要有節制的享用,才能在“快餐”與“文化”中找到一個最終的平衡。
推薦閱讀
盡管古來就有春來不是讀書天,夏日炎炎正好眠的格言,但春夏向來是圖書旺銷季節,也是網上書店價格戰的密集期。繼四月的網民讀書節上的一連串降價舉措之后,進入五月,當當網的圖書降價風暴又接二連三而來,而首當其>>>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手機“微閱讀” 傷不起的快餐文化
地址:http://www.brh9h.cn/a/kandian/20120508/582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