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盤桓三個月后,國際油價再度回歸百美元每桶的下方。
5月4日,NYMEX原油主力6月合約暴跌3.95%,并一舉穿破100美元/桶的大關,當天報收于98.49美元/桶,每桶跌去4.05美元;而在一天之前的5月3日,該原油期貨合約已跌去2.68美元/桶,跌幅達2.55%。
“上個星期的最后三個交易日,原油價格一口氣掉了七美元多一桶,這種情形有點可怕,讓人感覺一下子回到了金融危機時期。”5月7日下午,一位原油期貨炒家向記者感慨。
然而,兩天的休盤時間并未令彌漫于市場中的恐慌情緒退去。
5月7日開盤伊始,NYMEX原油6月合約便下挫3美元多一桶,最低跌至每桶95.37美元,跌幅高達3.17%。
“原油充當著商品市場中穩定劑的角色,也最能直觀地反映出宏觀經濟狀況,原油不保,很可能導致美股、銅價接二連三地下跌。”光大期貨研究所所長葉燕武向記者表示道。
市場恐慌“雙底衰退”
“我對近期原油不太看好,主要是美國經濟復蘇大不如預期,原油庫存也比較高。”上述原油期貨炒家向記者表示。
而且原油市場上異樣的氣氛依然存在。“現在離場觀望是最好的選擇。”他說。
5月4日,美國勞工部公布的數據顯示,4月新增就業崗位為11.5萬個,這一數據大幅低于此前市場預估的16.8萬個,成為當日市場大幅做空原油期貨價格的導火索;而就在一天之前,5月3日美國供應管理協會(ISM)發布的4月服務業報告顯示,美國的服務業增速創下六個月來新低,相關指數也已跌至去年11月以來最低點。
“其實早在兩三個月前,美國經濟數據已經呈現出復蘇疲軟的態勢,這次公布的數據則是進一步確認了這一現狀。”葉燕武認為,市場對于美國經濟的擔憂不無道理,甚至有投資者擔憂美國經濟可能會陷入“雙底衰退”。
“除了美國外,今年新興市場經濟體經濟下滑也很明顯。”葉燕武告訴記者,以中國為例,此前外界認為中國經濟會于今年二季度見底,“但目前來看,下滑態勢還沒有看到止步,二季度見底的預期正在消退。”
業內觀點普遍認為,原油價格保持穩定的因素主要取決于全球第一大消費國——美國的經濟狀況,而能否進一步突破則要看以中國為代表的新興經濟體的狀況。
“除了經濟數據不理想外,近期原油價格下跌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在于美國原油庫存壓力很大。”國金期貨首席經濟學家江明德向記者表示。
美國能源信息署(EIA)上周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4月27日當周,美國原油庫存增加280萬桶至3.759億桶,這已經是該數據連續第六周上行。根據廣發期貨分析師張卉瑤的測算,這一庫存水平為該機構1982年開始公布每周庫存數據以來的第19高位。
“此外近期中東局勢比較平穩,地緣政治對于油價的提升作用有所消退,這些因素都對原油價格不利。”江明德告訴記者。
然而頗為蹊蹺的是,各種利空侵襲之下,投資資金似乎依然看好原油市場。根據上周五公布的CFTC持倉數據顯示,截止到5月1日當周,紐約商品交易所原油期貨中持倉量1602007手,其中,大型投機商持有的凈多頭為226643手,比前一周增加14257手,凈多頭增加幅度為6.7%。
資產價格下跌鏈形成?
“我認為國際油價的下跌不會是暫時的,而且接下來銅價、美股指數都會跟著下跌。”葉燕武向記者表示。
“理由很簡單,今年各國進入選舉年,歐美政治家都忙著大選,經濟政策會處于空檔期。例如美國經濟最近如此疲軟,但QE3卻鮮有人提及,就是這個道理。”葉燕武認為。
葉燕武甚至提出,資產價格下跌的鏈式反應已經形成,“原油下跌只是第一個環節,接下來會是銅——整個大宗商品市場——美國股市接連下跌,當然最終中國股市也難以幸免。”
“現在A股漲得是不錯,主要受益于政策紅利,但監管部門提出這么多新的改革與政策,能否得以落實還有待觀察。”他表示,“新興經濟體面臨的滯脹風險更大,手上能打的牌不多”。
但是這樣的觀點,并不受到證券業人士的認同。
“我對于A股還是很看好的,藍籌股的行情已經啟動,在證監會的強力推動下,市場上的投資理念已經發生了改變,這為牛市打好了基礎。”陽光私募-深圳挺浩投資董事長康浩平就認為,“我們對于宏觀經濟不應過于擔憂,因為在經濟見底之前的三到六個月,股市就已經提前反映了,中國股市顯然已經過了那一階段。”
而江明德也向記者表示,雖然外圍市場空頭彌漫,但國內股市趨勢已經向上。
推薦閱讀
據了解,由長城會主辦的2012全球移動互聯網大會將于5月10日-11日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召開。本屆大會吸引了眾多國內外互聯網從業者參加,大會將就“跨界、融合、變革”這三個關鍵詞進行深入探討,共同探尋全球移動互聯>>>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brh9h.cn/a/kandian/20120508/582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