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國內四家期貨交易所均發出通知,大幅度下調現有期貨品種手續費標準,各品種調降幅度從12.5%到50%不等,平均下調幅度約30%。此次期貨手續費下調,將對期貨投資者減負、為期貨公司增收、為期貨市場的中遠期發展產生重大積極影響,期貨量倉交易規模也有望顯著擴展。
下調力度空前
為促進期市發展,國內期貨交易所曾各自出臺過下調手續費標準、手續費雙邊改單邊等優惠措施。而2010年11月份,為抑制通貨膨脹和控制市場風險,上述優惠措施相繼被取消。前期已經有銅和白糖等品種手續費出現松動。而此次三大期貨交易所全面下調所有品種手續費,力度之大、幅度之大、范圍之廣在國內期貨市場是空前的,由此將對國內期貨市場的中長期發展產生重大利好。
從此次品種手續費下調幅度對比觀察,上期所的天膠(手續費,下同)降幅達到50%~66.7%,鉛、鋅、線材降幅為50%,顯示由于天膠及鋅交易規?s減、鉛交易淡靜、線材交易低迷,而成為上期所下調的重點品種,黃金降幅也達到33.3%,顯示上期所將通過黃金成本下調,進一步拓展其交易規模。大商所大豆、豆粕、玉米下調幅度分別為50%、33%、25%,上述活躍品種交易規模有望更加擴展,而大豆2號下調幅度也達到50%,反映大商所激活該品種淡靜交易的目的。鄭商所所有品種下調幅度均達到20%,反映鄭商所全面激活所有品種交易的思路。股指期貨下調幅度達到30%,反映中金所通過降低該品種交易成本,拓展其量倉交易規模的目的。
交易規模將拓展
從經濟學理論分析,商品銷售成本越高,則銷售規模將越小,反之,商品銷售成本越低,則銷售規模將越大。期貨市場如果考慮交易成本的話,理論上是負和市場,投資者不但承擔市場風險和交易風險,而且還承擔相對沉重的交易成本壓力,尤其是對于短線交易、高頻交易而言,成本壓力更加沉重。同時,期貨交易如果成本過高,將顯著抑制投資者進入市場并參與期貨交易的意愿,并由此而抑制市場投機資金頻繁進出所構成的流動性,如果期貨市場或者期貨板塊、期貨品種缺乏足夠的資金流動性,則市場缺乏厚度,難以抵御大資金進駐的沖擊作用,投資投機資金、套保套利資金將無法實現各自基本功能,市場運行效率和質量將顯著降低,期貨市場也將無法發揮其應有的發現價格、回避風險的基本功能,更難以實現為實體經濟、產業經濟、國民經濟服務的遠大目標。
因此,適度下調期貨交易手續費水平,將顯著增強投資者尤其是短線投機者、高頻交易者參與期貨交易的意愿,增強投資投機資金流動性,拓展市場成交量和持倉量,增加市場厚度,降低投資者參與期貨交易的沖擊性風險和成本,繼而對套保套利資金市場避險需求產生積極影響,由此為實現期貨市場服務產業實體經濟和國民經濟的目標打下扎實基礎。
從手續費與成交量的對比關系分析,兩者呈現一定程度的負相關關系,即手續費上調則成交量縮減,而手續費下調則成交量擴增。而實際上,手續費是決定成交量的一個重要因素,成交量則對手續費具有反向作用。上調手續費固然可能增收,但成交量縮減,手續費總收入可能不增反減,而下調手續費雖然讓利于投資者,表面看,對于期貨交易所和期貨公司是減收,但交易成本下降導致成交量拓展,手續費總收入可能不減反增,“薄利多銷”說的就是這個道理。不僅如此,由于短線交易者、高頻交易者交易成本較高,因此下調手續費對于上述交易者的減負作用較大,并顯著增強其入市交易意愿,他們的積極性被調動后,將帶動中長線資金積極進駐市場,即成交量的拓展將為持倉量的擴展創造有利條件,期貨市場將進入全面活躍的良性循環之中。
(作者為興業期貨高級研究員)
推薦閱讀
證監會昨日宣布組建第四屆并購重組委,第四屆委員由原來的25名增加到35名,其中30名委員為重新選聘,占全體委員的86%。 在35名并購重組委員中,證監會系統委員9名、律師委員6名、會計師委員6名、資產評估師委員6名、>>>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手續費下調力度空前利好期市中長期發展
地址:http://www.brh9h.cn/a/kandian/20120503/570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