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概股遭遇集體危機,唯品會如何突破窗口期?(TechWeb配圖)
一個月前,中國最大的時尚名品限時特賣電商唯品會登陸美國資本市場,成了繼去年8月土豆網登陸之后唯一一家本土互聯網企業。
人們原本期望這個誕生不到3年的小電商能擔負起破除資本市場轉冷、中概股遭遇的集體危機的重任,但它似乎沒能實現。不過,如此局面下,唯品會如何突破窗口期呢?
上市始末
“我們達到上市標準就立即開始行動。”創始人沈亞對《第一財經日報》說。從去年7月開始正式籌備IPO事宜,到今年3月底上市,耗時8個月。
他的底氣源于唯品會幾項優異的指標。首先是成長性,2010和2011年,其營收同比增速分別為1000%和600%;其次,作為一家限時特賣企業,它擁有90萬“回頭客”,占據用戶總數60%,貢獻了高達91.9%的訂單,黏性大幅降低了其推廣成本。
另一底氣在于供應鏈地位。財報顯示,2011年其資金周轉期由正轉負,為-14天,已是“類金融模式”,可先賣商品、回籠貨款,然后再向供應商支付款項,并將剩余庫存退回。
高速增長導致資金積累難以適應,此前它融資動作不多。沈亞覺得IPO時機已經OK。
去年秋冬它開始規劃,最初上市時間點選在去年圣誕節前,但資本市場走淡、中概股信任危機讓它謹慎起來。12月,唯品會宣布延后IPO,沈亞等人只能等待。
到了2月,他們感覺好些了。2月17日,唯品會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文件,擬融資1.25億美元。由于之前盛大文學、迅雷、凡客等諸多中概股上市延誤,能否闖關,讓人捏把汗。
當時傳言不斷,說唯品會路演遇冷,香港無人問津,未獲任何訂單。沈亞說認購首單就在香港完成。
但唯品會發行價定為8.5~10.5美元區間后,形勢忽然不樂觀。上市前一天即3月24日下午4時,IPO團隊召集一次重要會議,要下調至6.5美元。因為,此前紅杉、DCM雖承諾增持提升投資者信心,但最終所獲訂單仍僅為個位倍數超購,低于預期。會上,多方達成一致,為防止之后股價大跌,需下調發行價。
即便如此,他們未料到的一幕也出現了:上市當日,唯品會股價下跌15.38%,破發了。
破發后沖刺盈利
1個月后,沈亞對本報說,破發有些出乎意外,但也只是感覺只是少融了2000多萬美元。
融資不到1億美元,唯品會上市或許不會獲得更多關注。不過,寒冬時刻掛牌,仍給予外界許多期待。
它有著其他電商一樣的特點:增速快、虧損。沈亞說,美國投資人眼下對營收增長關注有限,盡管剔除期權成本的提前攤銷一次性計入,去年實際運營虧損率僅14.5%,但畢竟沒盈利。他坦陳氛圍與2010年當當IPO時全然不同。
唯品會沒能破除中概股集體危機。不過沈亞表示,盡管募資不多,但對公司而言,IPO的意義如同“考大學”,能站上更高舞臺,賦予更高要求。
面對股價大跌,他與管理層在內部號召員工回到創業心態,強調盡管融資少,但如果能盈利,資本市場回饋會截然不同,以后增發再融資容易得到認可。
看來它打算通過盈利打個翻身仗。有消息說,此前路演之際,唯品會曾向投資人承諾年內盈利。內部人士稱已將這設為年度目標。沈亞沒確認,但說對盈利期限前景樂觀。
它似乎正為盈利沖刺。目前正在降低費用率、提升毛利。毛利率對它很關鍵。招股說明書披露,其去年毛利率為19.1%,較此前兩年有較大提升,但放在行業并不高。這受制于唯品會客單價。
財報顯示,唯品會2010年毛利率為9.8%。2011年,唯品會更換了管理系統,并在佛山、昆山等四地設置分倉,改變了統一從廣州向全國發送的模式,有望將原本高達20%的倉儲費用率降低。
沈亞說,公司眼下主要著眼于增強銷售能力,向供應商爭取更多利潤空間。內部人士說,目前與一些奢侈品及服裝供應商的提成已從20%提至25%。此外,通過與一些品牌的排他合作,能提高分成比例。
接近唯品會的人士透露,它正在考慮提升流量變現能力,包括或將搭建第三方平臺,接入外部商戶,在限時搶購品類外,提供更多短期商品SKU。
沈亞說,從去年籌備IPO開始,已不再盲目追求損害毛利的營收增長,而轉向“有質量的增長”。自今年1月開始,唯品會已嚴控各類促銷,考核指標變得更復合,流程運轉、毛利率、退換貨率等已成核心考核方向。
推薦閱讀
作者:邱鑫 塔防游戲真是精品倍出,似乎換幾個角色跟場景就能是個完全不同的游戲。獵魔之塔是最近的一款以流暢動畫和動感圖形為亮點的全新3D塔防游戲,有著漂亮的手繪風格環境以及幻想出來的怪物,畫風十分不俗,喜歡>>>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唯品會欲打翻身仗:小電商難解中概股危機
地址:http://www.brh9h.cn/a/kandian/20120503/568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