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碼相機光學防抖技術原理圖
明顯地,光學防抖技術相對來說比較實用,普遍的光學防抖技術都能提高2檔的快門速度,舉例說原本是需要1/120秒快門速度才能保證不模糊,有了光學防抖技術大概1/30秒就能讓圖片清晰。但更慢的快門或者是很強烈的抖動下光學防抖技術也無能為力了,所以就算光學防抖也不是萬能。
數碼相機中的影像傳感器位移組件
至于數字防抖則是綽頭大于實用價值,只能在非常有限的情況下改善抖動導致的模糊,而且效果也不會非常出色,在特殊情況下更會導致得不償失的結果,因為強行增大ISO和算法過于霸道的話則會影響到照片本來的畫質。
加入了防抖技術的新百微實用性非常高
至于單反鏡頭的防抖技術,則大部分都是非常有效和實用性強的,優秀的防抖鏡頭會讓你在拍攝時如魚得水,舉例來說,佳能最新的100mm F2.8微距鏡頭(新百微)帶有的防抖技術就非常強悍,讓很多接觸攝影不久的朋友都能拍出十分出色的微距作品,尼康則連廣角鏡頭也加入了防抖技術,可見單反鏡頭的防抖是多么重要。
所以,在選擇相機的時候是不能盲目相信“防抖技術”的,最好還是先搞清楚一些基本的信息再做判斷。
誤區五:屏幕越大越優秀
或許是順應“人是視覺的動物”這個基本判斷,數碼相機在屏幕尺寸上也越做越大,甚至做到了XX英寸(在這一點上手機走得更遠,君不見iphone或者是HTC等機型的屏幕尺寸多么變態),而筆者要告知你,相機的屏幕大并不等于好。
相機的屏幕尺寸還未跟得上手機
首先我們探討屏幕大是不是就等于好看,答案是非也。屏幕是否好看這個命題上,我們除了屏幕大小,還必須加入屏幕分辨率這個因素。簡單地說,如果一個屏幕很大,但分辨率非常低的話,我們看上去就會有非常強烈的顆粒感,這種體驗是非查差的,所以屏幕大還要精細才能讓人有快感。另外衡量屏幕的好壞還有色彩表現上的判斷,不同廠家不同相機采用的屏幕色彩表現上差別會比較大,具體的情況還是需要各位親眼體驗才能得到最準確的判斷。
如果以后的相機也做到iphone4一般的像素密度該多好
其次屏幕大也存在不好之處,最主要就是耗電量會隨著屏幕增大而暴增,在享受了大屏幕后就要承受拍攝時間短這個缺點,不過你可以多買電池來破解此缺點。另外大屏幕會讓相機機身的體積縮小有阻礙,想追求極致輕薄相機的朋友可能就不會選擇大屏幕相機了。
至此,數碼相機界的又一個誤區被擊破:相機的屏幕并不是越大越好的,需要考慮分辨率和色彩表現的因素,同時也要綜合其缺點再做判斷。
誤區六:單反相機一定會更好用
近幾年來,單反相機已經飛入尋常百姓家,玩單反相機的門檻已經非常非常低,市場上甚至有2000多元的單反相機供大家選擇。而我們在這種情況下,應該更為理智地看待單反相機。
這年頭,手上拿的不是單反好像都不是很好意思
單反相機對比普通卡片相機或者是長焦相機確實是有優勢,首先是感光器件的面積會大很多,這樣畫質表現和燥點控制能力就毋庸置疑地好不少。對焦模式的不同讓單反相機在對焦速度上也有領先,這一點對很多用戶來說相當重要,還有單反會更加容易拍出淺景深的照片而讓圖片更有單反味道。最后就是單反的鏡頭可以更換以滿足不同的拍攝場景需要,令相機的適應性更強。
影像傳感器尺寸大是單反的一個重要優勢
但是不是每個人都需要單反相機呢?不是的。單反相機身形普遍較大,也比較重,故購買單反的時候需要認真考慮這個因素,很多人買了單反后發現常常因為太大而不想帶出去用,結果有點悲劇。另外玩轉單反相機需要學習和研究攝影技巧,沒有興趣和耐心在攝影上花心思的人用單反拍出來的照片還不如人家用普通相機拍得好,同樣是悲劇。最后單反相機玩到一定份上就要往鏡頭上面燒錢,不準備在此花更多資源的朋友也需要慎重考慮。
推薦閱讀
騰訊科技訊 (馬喬)北京時間4月26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阿爾卡特朗訊(以下簡稱“阿朗”)今天發布本財年第一季度財報。財報顯示,在截至3月31日的第一財季,阿朗實現營業收入32.1億歐元(約合42億美元),同比下>>>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拒絕忽悠不做小白 數碼相機常見誤區揭秘
地址:http://www.brh9h.cn/a/kandian/20120426/553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