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普遍來說,大變焦相機使用的鏡頭光學質素不是很高,這是由鏡頭組成結構和成本兩個因素決定的。要在一個鏡身內實現20幾甚至30倍的變焦,必然會采用簡單直接的實現方式,而光學成像就不會完美,而且長焦相機本來的成本就不高,所以鏡頭比如就不會很花成本了,所以我們一般對長焦相機的期望不高。
弱光環境手持長焦相機用長焦端拍攝是不靠譜的
再者,長焦相機的感光元件也不大,至少離單反有一定距離,所以成像質量上也會有不足,所以我們就不能盲目地崇拜長焦相機,要考慮長焦相機至少要清楚了解相關的優缺點和自己的需求。
第二方面,可更換的鏡頭是不是越長越厲害呢?很多時候,拿單反出去拍攝的時候,旁人的目光都是認為你手上的鏡頭越長越威猛,這一點上小白鏡頭(佳能70-200mm F2.8)非常有優勢。但事實上單反鏡頭也并非越長越好,雖然長的確很威猛和拉風,衡量單反鏡頭的指標也有非常多,但有一個指標相對來說比較靠譜,就是價格,“價格高的鏡頭比較好”這個表述在普遍情況下是正確的。
短小也有神物,圖為徠卡50mm f0.95
所以下次看到別人拿著一支長炮的時候就不要盲目的投以驚訝或者是羨慕等讓他暗爽的目光了喔,很可能他的長炮還不如別人一個短小鏡頭貴呢。
誤區三:高ISO噪點低代表相機性能優異
各位常常看相機資訊的朋友一定會看了不少相機的評測或者是對比文章吧,不管是在我們太平洋電腦網還是其他類似媒體,大家在看這種文章的時候是不是會非常重視各ISO表現那一頁呢,仿佛一張張100%的ISO表現截圖能讓你感到莫名的興奮,而高ISO表現優秀的相機則被大家認為是性能優異的。
關注度高且非常容易引起話題的ISO測試圖
其實這也是一個誤區,如上文所說,相機性能的是由非常多因素決定的,而剛好ISO表現是一個可以非常直觀呈現并且容易橫向對比的項目,所以所受的關注度會非常高,因為它直接刺激著大家最為敏感的視覺。
在此插一下影響相機ISO表現是由感光器件和相機內處理程序決定的(單反為jpeg直出的情況),影像傳感器的大小是最重要的因素(同等條件下越大ISO表現就會越好),此外影像傳感器的年代(同等條件下新出的傳感器ISO表現會比舊的好)也有很大影響。除了傳感器芯片外,相機的處理算法也非常重要,因為相機輸出的照片是運算后的結果,運算過程當然也會包括數字降噪過程。
ISO表現有很大一部分是處理芯片的功勞
而且,不同相機的類型已經決定了它的ISO表現的大體水平,比如普通卡片相機和長焦相機過了ISO400就會表現變差,而最新的單反相機則在ISO1600都能游刃有余,單電相機則介乎于前兩種類型之間。
因此,ISO表現的確在一個側面反映了相機的實力,但不是全部性能體現。ISO表現優異的相機很大機會是一款好相機,但它不單只好在ISO表現上。
ISO測試表現極好的D3S并不單止好在這一點
綜上所述,大家不應在數碼相機的ISO表現上過于關注,不要做一個簡單的ISO控,讓我們也去了解一些比如對焦測光性能,色彩細節表現甚至是實際使用便利性等各方面(盡管有一些點在評測或者是對比文章上比較難直觀表現出來,我們PConline數碼相機頻道會不斷創新改善評測方法)。某天你看到沒有ISO對比圖的相機評測、對比文章的時候,請不要不分青紅皂白地先罵喔。
誤區四:有防抖技術就一定能拍出清晰的照片
消費數碼相機上“防抖”這個詞也是一直給廠家大力鼓吹的一個宣傳點,而且各家都會給自家的防抖技術冠以一些英文縮寫以表專業。但有了防抖技術就一定能拍出清晰的照片嗎?其實未必。
各品牌的防抖技術表述
防抖技術有光學防抖和數字防抖:光學防抖會在鏡頭的鏡片組件或者是影像傳感器上設置位移結構,再通過相關芯片的計算來盡量抵消相機的抖動;數字防抖則是在數字圖像處理上做文章,利用前后幀補償或者其他算法讓原本出現抖動的照片減輕模糊。
推薦閱讀
騰訊科技訊 (馬喬)北京時間4月26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阿爾卡特朗訊(以下簡稱“阿朗”)今天發布本財年第一季度財報。財報顯示,在截至3月31日的第一財季,阿朗實現營業收入32.1億歐元(約合42億美元),同比下>>>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拒絕忽悠不做小白 數碼相機常見誤區揭秘
地址:http://www.brh9h.cn/a/kandian/20120426/553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