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經常賬戶順差在過去幾年內大幅下降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第一副總裁大衛·利普頓(David Lipton)在華盛頓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專訪時說道。
確實,中國經濟的“再平衡”成績斐然:中國的經常賬戶盈余占GDP比例已從2007年的10.1%下降到了2011年的2.8%。
這足足7.3個百分點的降幅讓IMF不得不在近期大幅修正對中國經常賬戶余額的預測值,并重新思考該組織一度堅持的人民幣“被顯著低估”的立場。
然而,對于中國經常賬戶順差下降的原因,IMF與中國依然存在分歧:IMF認為這主要是由于外部需求減弱的周期性因素,但中國方面卻認為是國內宏觀經濟政策調整導致的長期結構性變化。
經常賬戶順差下降是否可持續?
IMF在4月17日發布的最新《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中大幅下調了對中國短期與中期內經常賬戶順差占GDP比例的預期:今明兩年這一比例將分別為2.3%和2.6%,2017年(中期內)最多上升至4%~4.5%。而在去年9月發布的報告中,IMF預計中國經常賬戶順差占GDP比重在2012年將達5.6%,2016年將攀升至7.2%。
國際上將經常賬戶差額控制在GDP4%以內視為國際收支平衡的重要指標。中國經常賬戶出現大額順差是2005年以來才有的現象:2005年至2009年,全球經濟增速加快,全球貿易順差出現大幅增長。其間,中國貿易順差不斷上升。2005年,經常賬戶順差占GDP比重一舉躍過4%標準線,達5.9%,并在2007年一度升至10%以上。金融危機爆發后,中國經常賬戶順差占GDP之比逐年下降,2010年回落至4%,2011年進一步降至2.8%。
“我們一直在試圖解決的是,這一降幅有多少是來自中國所作出的調整,又有多少是來自世界經濟放緩從而對中國商品需求的下降。中國出口增速從過去的20%下降到了當前的10%,因此,這其中有很多因素在發揮作用。”利普頓對本報記者表示,IMF目前還在研究中國經濟和經常賬戶的發展,現在還沒有最終評估結論。
利普頓指出,盡管中國的經常賬戶順差已大幅下降,但可能會在中期內上升至占GDP的4%~4.5%。
對于中國經常賬戶順差大幅下降的原因,IMF認為,主要是由于貿易順差收窄,而這一現象的背后則是中國主要貿易伙伴需求周期性趨弱。如果這些地區經濟恢復增長,順差則可能反彈。
但中國方面卻并不同意這一說法。
中國央行副行長易綱在IMF于4月21日舉行的一場題為“亞洲再平衡:區域與全球影響”的討論會上強調,2011年中國經常賬戶順差占GDP之比從2007年的逾10%降至不足3%,降幅的三分之二應該歸因于中國經濟的結構性調整。
易綱稱,勞動力和環保成本上升、城市居住價格大漲、社會服務支出增加,以及過去7年的人民幣升值均在中國資本項目盈余下降的原因之列。
此外,IMF還認為,中國的外部失衡下降,取而代之的是不斷增長的國內失衡——高投資低消費。這要求中國采取額外的結構性改革以及匯率調整,從刺激投資轉為激勵更多居民收入和更高消費。
利普頓對本報記者說:“中國再平衡的努力將在很多年內持續下去,這將涉及到很多不同的政策調整措施,包括對居民收入和支出的支持,從而讓中國經濟成為一個更加以內需為導向的經濟體。這是一項需要花很多年、涉及多步驟的過程,我們希望看到中國大步、快步地向前進。”
但易綱認為,中國的內需數據遭到了官方統計機構的低估,事實上中國已經在重新平衡經濟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
IMF下月公布順差下降對匯率的影響
經常賬戶順差之所以引起廣泛關注與爭論,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在IMF對人民幣匯率低估程度的評估過程中,中期經常賬戶順差一直都是其得出人民幣匯率“顯著低估”的重要判斷依據。一國的經常賬戶盈余越高,該國貨幣被低估的可能性就越大。
至少從2009年開始,IMF就一直認定人民幣“被顯著低估”。美國、歐洲、拉丁美洲及其他地區的多個國家都曾利用IMF對人民幣的論斷向中國施壓,要求中國允許人民幣升值。
而此次IMF下調對中國經常賬戶順差的預期值無疑是對美國此前提出人民幣被嚴重低估的觀點予以了強有力的反駁。
對于新的經常賬戶預測將對匯率評估帶來怎樣的影響,IMF指出,正在為評估實際有效匯率的“多邊一致性”開發一種新方法。
“我們正在全世界范圍內進行‘多邊’比較研究,試圖了解世界經濟的不同部分——包括美國的赤字、中國的盈余以及其他國家,將如何互相作用。然后我們才能在全球范圍內更一致地作出調整,這需要更多時間。下個月我們就能對個別國家發表更多觀點。”利普頓告訴本報記者。
加強市場對人民幣匯率的作用
與此同時,中國已經做出了自身的努力。本月早些時候,中國央行已將人民幣日交易區間從中間價的上下0.5個百分點擴大至1個百分點,向市場發出允許增強人民幣匯率彈性的信號。
“我認為中國此舉是對經濟再平衡以及允許匯率調整作為再平衡努力的一部分,所跨出的重要一步。”利普頓對此評價道。但他依然強調:“我們希望看到中國經濟盡快取得再平衡,取得持續進展,這是重要一步,我們希望看到更多。”
易綱在IMF討論會上也表示,中國此舉“旨在加強人民幣匯率彈性,并讓市場力量在決定人民幣匯率方面起到更重要的作用”。
在討論匯率問題時,易綱還指出,過去兩個季度人民幣持續面臨“雙向”波動壓力,市場在一定時期內存在人民幣貶值的預期。
鑒于市場力量已經發揮了重要作用,易綱表示:“現在是或多或少地讓市場決定人民幣匯率、減少市場干預的時候了。”
推薦閱讀
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011年年報預告同比下降56%~75%,2012年一季度預告同比下降584.53%~614.29%。國聯水產(300094.SZ)的兩則業績預告已經夠讓投資者揪心了,然而最后的結果甚至比這更糟。 昨日晚間,國聯水>>>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brh9h.cn/a/kandian/20120425/54704.html